本报记者 周迎
“地里的麦子长得还不错,得空就去地里转转,越看越喜欢。年前没什么忙的了,一边抽空学学种田新技术,一边等过年了!”头发花白,但身体健硕;皮肤黝黑,却说话有力。这是记者初见丹阳市访仙镇袁金芳家庭农场的负责人袁金芳时的第一印象。在他的眼神里,藏着对种田的热爱,从他的话语中,更能听出种到老、学到老的坚持。
能吃苦,是袁金芳这么多年来一直不曾丢掉的品质。20岁不到的年纪,袁金芳已经在瓦匠的行业里“熟门熟路”,干着累活,赚着辛苦钱,但心里还想着能否有其他法子好让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一次偶然机会,我和在村里承包土地的外地人聊了聊天,才发现种田也能赚钱,而且赚得还不少。这让我心动了。”
说干就干,1999年,近40岁的袁金芳在外地种粮大户的鼓励下,流转了20亩地,凑钱买了一台2000多元的手扶拖拉机,开启了自己的种粮生涯。“刚开始,我就靠着之前种自家口粮田的老办法,一年忙下来,水稻亩产也能有个550公斤,虽然粮价便宜,但那时候人工都是家里的,加之农药化肥也便宜,赚到的钱确实比做瓦工一年赚得多了。”
种粮收益喜人,袁金芳对自己的选择更加认同了。2002年,他把种粮面积扩大至80亩,并添置了一台插秧机,规模化流转的道路走得很坚定。“虽然家里其他人都在外打工,就我一个人干,但有农机帮忙,农忙时候雇几个人,照样能顺利干下来。”袁金芳回忆道,除了买农机,种粮技术在跟着外地大户的学习中也逐渐提高,但越学越觉得种好田不容易,各种技术掌握和对农时节点的把握,不但要日积月累的总结,更需要踏踏实实,不断学习新的理念和技术。
斗转星移,时间一晃来到了2014年。彼时的袁金芳在种粮效益一年比一年好的推动下,成立了丹阳市访仙镇袁金芳家庭农场。“这一年,我不但买了一台重型拖拉机,还买了两台插秧机,一组烘干机,建了烘干机厂房,在贷了一部分款的情况下,总投入超80万元。”种粮效益好,袁金芳贷款也有底气,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正当袁金芳豪情满怀,准备在农田间大显身手的时候,粮价的剧烈波动却给了他一记“重锤”。“那时候,国家的粮食收购价格下滑,种粮的效益连续几年只能保本,更别提贷款的偿还了,那几年过得是真苦。”粮价波动是市场大潮的冲击,在这场洗牌中是选择抽身而退还是迎浪前行,袁金芳选择了后者。一方面是对多年辛苦的不舍,另一方面则是对农业有着执拗的信心。
“既然种粮赚钱少了,那就找能多赚钱的方法,我的选择是调整种粮的品种,种优质稻米,提高亩均效益。”从普通稻米到南粳5055,再到南粳晶谷、镇糯19、沪软1212,几年来,袁金芳的种植面积已扩大至400多亩,种植的优质品种逐渐增多,卖粮的效益也有了起色。同时,在当地农服中心的帮助下,他坚持学习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在保障品质的基础上,亩均能够节省成本50元左右。“别看这个数目小,在农药、肥料价格猛涨的今天,亩均节省的金额算到400亩地里,效益就可观了。”
过年后,袁金芳就将迈入60岁,这是很多城里人步入退休的年龄,而他依旧还要在土地里奋斗。“这两年,我还尝试了在外加工大米销售,虽然刚刚起步,销量并不大,但也算是有一个好的开始了,我相信土地里有好日子,我还要继续学习种田的技术,继续走好在土地里的每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