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周迎
“说实话,我现在除了没有精米加工线,其他的种粮环节全部实现了机械化,不求人,就是方便。”近日,丹阳市珥陵镇百益源家庭农场的负责人霍洪涛看着自家的机械库,心里满满自豪。不过,用他自己的话说,他家的农场全程机械化,完全是被逼出来的。
2005年,在外“漂泊”了8年的霍洪涛回到老家,和父亲一起,开着插秧机给周边的农户服务。干着干着,他对种田产生了兴趣,想试试水。
2007年,他和父亲流转了38亩地,从种到收,几乎都是人扛肩背,累得他直喊“吃不消”。“那时候,没什么农机,除了收的时候能喊个收割机来帮忙,其他时候都是人力为主。”霍洪涛回忆道,最难的是晒稻子,地里的稻子抢着好天气收上来,需要及时晒干,最多的时候,他把自家的稻子晒到了附近5个村村民屋前的水泥地上。
“那时候有一件事让我很感动,一天夜里,突然下雨,我和父亲只来得及将自家屋前的稻子盖上塑料薄膜,心里还担心着晒在别处的稻子,但那时候雨大,也没办法管了。”霍洪涛说,谁知道,等雨停后他们父子俩出门查看的时候,发现家家户户都已经帮他们处理好了晒着的稻子,有薄膜的人家盖薄膜,没薄膜的就将稻子堆到自家屋檐下,避免了受潮,这让他们父子红了眼眶。“我当时就和我爸说,这样不行,我们必须要走机械化道路。”
说干就干,2013年,霍洪涛拿出之前几年赚到的钱,盖起了厂房,一口气买了4台烘干机,加上拖拉机、插秧机等,前后投入了几十万元。“那时候,我真是下了狠心,把自己逼向了全程机械化道路。”除了购置农机,霍洪涛还采买了很多秧盘,全是硬盘,除去补贴,还需要2.8元一块。“对这些秧盘,我十分爱惜,平时育秧的时候都反复叮嘱工人,千万不能摔坏或者踩坏秧盘,秧盘的年均损耗不到1%。”
有了农机,干农活就有了底气。那几年,霍洪涛流转的土地面积逐年增长,从2013年的330亩,到2014年的650亩,机械化水平越高,他种粮的选择性就更大。“机械化赋予的时间差,让我可以在农田里多方位安排不同的新型粮食品种,从而选择出更优质、更适合本地种植的好品种。”
从最初的武运粳,到后来的南粳5055,再到如今的南粳46,霍洪涛在土地上不断进行着试验。“除了南粳46作为主栽品种外,我还种植了类似泰国香米的‘上交大19’和南粳‘7375’,产量和口感都很好,深受下游企业的喜欢。”从11月中旬至今,每天的大米加工销售量都在1000公斤左右。
在品种改良的同时,霍洪涛还选择使用稻鸭共作等绿色种植方式,无人机植保,土地连片平整等也接连跟上,种植效率和质量与日俱增。如今,他的家庭农场有着1400亩的种植面积,儿子霍源也完全上手了农场的各项工作,这让霍洪涛在感叹后继有人的同时,能够更加从容地开展经营。“现在,家里农机依旧是更新换代最快的,也是投入最大的,不过它们也是干活最卖力的,正是有了它们,我的家庭农场才能越干越好,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