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30日
第03版:要闻

为有源头活水来

—扬中兴隆街道福源村推进高质量发展纪实

‘福寿绵延,源远流长’的镇江市第一长寿村福源村东临长江,由原东新、福德、乐源三村合并而成。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福源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犹如冉冉升起的太阳光彩夺目。进得村来,映入眼帘的是:一栋栋别墅错落有致,一条条道路平坦宽敞,一条条河流碧波荡漾,一排排杨柳生机盎然。来到‘长寿园’,更是走进了‘人间天堂’,宛如‘世外桃源’,如诗如画的美景,让人陶醉,流连忘返。

党建引领聚民心

实现乡村振兴,推进高质量发展,关键在党建引领。近几年来,福源村坚持把农村基层党建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不断巩固村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建立责任落实、三必议事、双重反馈机制,推进全村经济社会加快发展。全村村民3670余人,有145名党员,建立了5个党支部,13个党小组。117名党员中心户结对联系群众956户,实行网格化管理,所有党员签订示范承诺书,各项工作责任层层落实。村党委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干部、支部书记及党小组长的骨干队伍深入村头埭尾开展各项工作,切实打通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最后一米”。今年在疫情防控、人居环境整治、防汛抗灾等工作中,党员“亮身份、树形象、作表率”。福源村三组的老党员何宇明,七、八年前动了大手术,疫情期间以身作则,主动到卡口执勤。福源村沿江岸线较长,防汛抗灾期间党员始终坚守在防汛一线。“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群众看干部,干部看支部。一位党员,一面旗帜,在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福源村90岁的老党员徐子林与81岁的夫人李兰芳,主动将家前屋后整理得干干净净、漂漂亮亮。15组99岁的徐翠英老人与79岁的儿媳妇姚保英不顾年迈,婆媳配合,清理垃圾,积极参与人居环境整治。

民生工程致民富

福源村党委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拓展发展思路,积极当好村域企业的“店小二”,努力为工业企业出谋划策、排忧解难,致力“旅游十经济”,盘活存量资产,将厂房、代征土地出租,引资引人,不断壮大经济实力。先后将江苏佳威、镇江魁普等企业引进村里,福源村现有大小企业36家,2019年累计实现销售3.6亿元,村集体收入从2009年的60万元增至2019年的225.62万元,近年来,村级经济稳定性收入年均增长率均在15%以上。同时福源村依托田园风光和大江风貌等优势,将近400亩土地引进高产高效农业,建立秧草基地,种植草莓、软籽石榴、玫瑰花等经济作物,形成结构合理、品种多样的特色农业,并加大资金扶持、技术培训、业务指导,解决了部分村民的就业问题,使得村民不用出家门,就能打工挣钱。

为了将福源村打造成名副其实的“水清岸绿河畅景美”的“江苏省水美乡村”,村投资100多万元加强河道水域的整治,先后将46条河道全部疏浚整治一新,清淤、打桩,建生态驳岸、坝头,坡道种景观植物,既展现新面貌,又留住“老味道”,河道改造以自然修复为主,保留河道的自然弯曲和生态环境,让人和大自然和谐共处。

文化铸魂淳民风

福源村两委以建设“孝和福源”为载体,2019年投资100多万元建成“孝文化园”,打造孝和文化品牌。福源村有深厚的文化底蕴、美丽的传说和动人的故事,历年来民风淳朴,家和邻睦,人人孝老,个个爱亲,光大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长寿园”进口处数米长的文化墙上有书法绘画相结合的“二十四孝”的故事,园内展牌上有百岁老人长寿秘诀和孝德故事,为进一步完善村规民约,促进乡村文明,助力人居环境整治,从去年开始,福源村外聘市绿岛传统文化服务社智囊团帮助挖掘村历史文化,特别是“孝和”“长寿”文化,撰写出“陈家酱园的传说”“东新港码头的变迁”、福源村革命故事以及孝和长寿老人的故事等,着力构筑传承创新村民的精神家园。福源村还运用农民大舞台,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免费看到精彩的戏曲、电影,并将党的方针、政策编写成接地气的文艺节目演出,用文化滋润乡土、滋养乡情、教化群众、淳化民风、凝聚人心,增强村民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让乡村文化发展更具魅力。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福源村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源于福源村两委班子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积极主动作为,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乡村振兴任重道远,服务百姓永无止境。我们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奋发作为,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在十四五时期,让福源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福源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徐纪荣如是说。

(周树新 孙富民 严伟)

2020-12-30 —扬中兴隆街道福源村推进高质量发展纪实 2 2 镇江日报 content_114370.html 1 3 为有源头活水来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