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毛梦佳
从“麻烦”到“习惯”,从“要我分”到“我要分”,从“一个筐”到“四个桶”。在八桥,垃圾分类由“他律”变成了“自律”,由“新时尚”变成了“好习惯”。
小手拉大手,分类我先行
“那这个牛奶瓶是属于什么垃圾呀,该放在什么颜色的垃圾桶呀”“我知道,我知道,是可回收垃圾,要放在蓝色垃圾桶”现场小朋友纷纷举起手来,抢着回答,甚至有个小朋友将答案脱口而出。这是扬中市八桥镇综合行政执法局举办的“垃圾分类进校园”课堂现场,工作人员携四色人偶,与师生进行“送垃圾回家”的互动小游戏。活动结束后,还有不少小朋友表示,回去要做爸妈的小老师,教爸爸妈妈垃圾分类。
其实像这样的垃圾分类进校园活动,扬中市八桥镇综合行政执法局每季度都会开展2-3次。自2019年扬中八桥镇被列为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试点乡镇后,扬中市八桥镇综合行政执法局努力通过多样宣传形式将垃圾分类这件“时髦事”落地生根真正变成“生活小事”。“我们除了在乡镇主干道上悬挂相关横幅、海报外,还积极组织工作人员开展垃圾分类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进市场的活动,引导居民广泛参与。”扬中市八桥镇综合行政执法局副局长王俊说。
一站式智能设备,省时又省心
“滴滴”每天早晨6点,扬中市八桥镇综合行政执法局的施师傅准时启动了垃圾转运专用车,穿梭在集镇的大街小巷,统一收集转运垃圾至镇有机易腐垃圾处理中心,操作设备进行处理。施师傅一边操作设备一边说道,“现在可比以前好多了,有了专门的机械,只要将垃圾桶一挂一抬,垃圾就进设备了,人省力不说,垃圾还不会抛洒出来,环境更加清爽了”
垃圾分类工作,离不开完善的硬件设施。八桥镇在2019年投入百万建成有机易腐垃圾处理中心,极大地方便了垃圾资源化统一处理。现在,走在八桥集镇,随处可见的不仅是村民家门前的两分类垃圾桶,餐饮单位门前的餐厨垃圾桶,还有根据自然埭及居民点放置的垃圾分类亭。八桥镇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覆盖范围已由公共机构、公共场所向沿街门店、农村区域等延伸。
下一步扬中市八桥镇综合行政执法局会在全面完成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各项设施建设和配备的基础上,确保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和处置规范运行,努力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目标,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