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迎江路中心社区爱心小饭桌。文雯 摄(资料照片)
本报记者 杨佩佩 胡冰心 王露
民之所呼,我之所应;民之所望,施政所向。
翻开2020年的“民生清单”,数不清的暖心变化记录着百姓不断提升的获得感:
城镇新增就业5.23万人、创业带动就业4万人,为2.6万家企业减免三项社保费37亿元,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16连涨;“八校联动、三大工程”总投资近10亿元,新增教育用地约150亩;全市5万名适龄儿童免费接种水痘疫苗项目,新建3.35万座无害化卫生户厕;城乡低保、特困供养、孤儿保障补贴等民生兜底保障标准均有提高……回眸这一年乃至回眸整个“十三五”,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贯穿于我市“跑”起来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瞬间。
端稳“饭碗”,夯实民生之本
走进江苏艾科半导体有限公司,员工们正在集中精力埋头忙碌,有条不紊地完成手头上的每一项工作。
“受疫情影响,上半年企业的负担很重,好在人社部门及时向我们宣讲政策、落实政策,为我们减免了近200多万元的社保费用,为企业稳定发展解了燃眉之急。”公司执行董事王锐向记者讲述人社部门的服务细节时,直言“特别暖心”。
2016年以前,江苏艾科半导体位居“大型企业”行列。2018年,受规模、用工等因素影响,企业调整为“中小企业”,但统计部门数据库里一直没有更新信息。疫情之下,企业规模与政策优惠息息相关。根据国家政策,对大型企业是减免3个月的社保费用,而中小企业是延续至今年年底。“一来一去就相差9个月社保费用,人社部门多次来企业调研,并组织税务、统计部门及时帮我们调整企业‘划型’,最终帮我们节省了更多经营成本。”
今年以来,面对疫情影响下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就业困难,我市果断出台了一系列援企稳岗优惠政策,形成强有力的政策组合拳。市政府及时出台稳就业、保用工12条措施和稳就业工作24条措施,包括针对不同类型企业的援企稳岗、针对企业人才缺乏的技能培训以及针对高校毕业生、退捕渔民等不同群体的政策。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实现城镇新增就业5.23万人,完成省下达指标的116%,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在1.69%,就业工作再次受到省政府督查激励。全年向1.2万家企业发放稳岗返还资金1.45亿元。为2.6万家企业减免三项社保费37亿元。发放富民创业担保贷款5.98亿元,帮扶创业9000多人,创业带动就业4万人。2020届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7%。退捕渔民就业和社保工作在全省率先实现两个100%。
城市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撑。今年以来,市人社局局长曾文兵带队先后赴黑龙江、安徽等地高校揽才,并与哈尔滨理工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等高校签订人才服务工作站合作协议。曾文兵介绍,今年以来,我市全年引进本科生以上人才17122人,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6.2万人次,发放职业技能培训补贴8260万元。
(下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