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根喜 陈梦云 庆海
时值隆冬岁到年底,句容市审计局与边城镇青山村的这一批次结对帮扶也到期了,村里的老百姓恋恋不舍地送别帮扶人员,一件件帮扶实事、一项项帮扶成果,深深地烙在村民心中。
是什么样的成效让乡亲们不能忘怀?是什么样的业绩让百姓要留史存档?自2016年与青山村结对帮扶,4年多的时间,句容市审计局与村两委会同甘共苦合力奋斗,把一个集体年收入不足6万元的贫困村发展成了年收入200多万元全镇第一村,把一个靠炸山采石谋生的脏乱差村打造成绿树环绕碧水环抱街道整洁道路平坦的美丽乡村,一件件一桩桩的帮扶场景深深印刻在了青山村干群心中。
办实事,让真心看得见摸得着
既然是帮扶,那青山村肯定是贫困落后村,村里的民生实事根本就无力兴办。审计局把帮扶的第一招放在为民办实事上。细微之处见真功。农村的老百姓生活离不开水塘,淘米洗菜洗衣都是上塘口码头。但全村所有自然村的生活用水的水塘码头破损不堪难以插足,人根本站不住蹲不下。审计局挤出资金,第一件事就是为每个自然村修建码头。一年下来,共为17个自然村修建用水码头20多个,并结合码头修建,同时开展河塘清淤扩大蓄水量。由于自然村多,青山村的一些小自然村道路难行。审计局接着又为村里修建硬化道路,先后为庙西、巫甸、许家、东庄等6个自然村修建水泥路4200多米,让偏远的自然小村的百姓们告别了“雨天路难行,出门一身泥”的窘境。
扶贫困,把温暖落在弱势人群身上
贫困村不仅村集体经济薄弱,村里的贫困户也多。青山村建档立卡的贫困户有53户,落实到审计局帮扶的有12户,12户中除4户低保2户五保外,其余都是有劳动能力的家庭。根据这些家庭的实际,审计局把扶技扶志结合起来,将村公益性和临时性务工岗位倾斜给这些具有一定劳动力的家庭。贫困户巫玉祥巫菊凤父女俩,早年都身患癌症,审计局给父亲安排在村里环卫岗位工作,把女儿介绍到镇上的针织厂上班,父女俩都有了经济收入来源,解决了生活问题。对老弱病残、失去劳动能力的,以资金帮扶为主,按照“两不愁,三保障”标准,推进精准扶贫。
谋发展,将出路放在经济建设上
青山村背靠大青山,村名由此而来。过去村里的主导产业除了传统农业,就是开山采石,环境破坏严重。审计局进村后,与村两委会商量决定,关停采石宕口,转型发展,利用青山村面积大土地多的有利条件,发展高档精品苗木产业。首先,把村里早年出租的5000多亩意杨林土地全部流转过来,发展了2200多亩樱花观赏园、2400多亩水果采摘园和300多亩的精品苗木园,然后发包给公司或个人,每年收取发包费超过100多万元,村民的土地租金也从每亩96元猛增到600元,集体和农户双双受益。2019年,村集体收入超过了140万元。今年3月,审计局与村两委会商定,把原来采石的废弃宕口利用起来,引进外面资本集团进村,总投资1.2亿元,打造集茶园、民宿、摄影艺术展览、儿童营地教育、户外运动等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目前,面积达800余亩青山茶谷文化园己见雏形。据了解,今年,青山村的苗木发包费再加上其他租金和投资收益,村集体收入超过了200万元,一跃成为全镇最富裕的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