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徐园 陈瑜 明明)近日,镇江新区“三比一争”月度通报会上传来消息:10月,全区完成新增固投11.3亿元。全区累计完成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64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16个,已超过前5年总和。今年以来,新区把“三比一争”作为落实市委“三高一争”的具体抓手,以争当“排头兵”的姿态奋力“跑起来”,比出思路、比出成绩、比出精气神,让竞相追赶成为开发区高质量发展新常态。
一个多月前,全球医药CDMO(合同研发生产组织)领军企业——凯莱英与新区签约,将投资50亿元在新区再生医学小镇打造小分子药物综合性研发生产基地,借助长三角生命健康产业区位优势,与小镇携手构建生命健康一体化服务生态圈。
作为镇江空间结构中的“东翼”,新区聚焦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生命健康四个主导产业,重点关注产业链项目,将创新链和生产链相互嵌套,为做强主导产业提供创新支撑。
“只有深挖产业项目、咬定投资目标、加快有效投入,才能增强发展底气,提振发展信心。”市委常委、新区党工委书记秦海涛说。已连续三年跻身国家级经开区综评30强的镇江新区,今年来持续聚焦产业项目这一核心关键,不断加压奋进,以更大力度、更快节奏、更实服务,挑起当好镇江“三高一争”更强排头兵的担当。
4月,维克节能环保工业空调及高端压力容器生产基地等16个亿元以上项目签约;5月,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国际研发社区与中德合作智能制造研发基地携手落户新区;6月,涵盖生命健康、新材料、新能源领域的15个亿元以上项目签约,总投资达120亿元……仅今年上半年,全区新签约的48个亿元以上项目中制造业项目占比达到85.4%,符合四大主导产业方向的项目超过60%。
从今年首次“云签约”签下两个10亿元以上项目,再到9月末践行“三高一争”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集中签约开工仪式,12个10亿元以上项目“站C位”,10亿元以上的“大手笔”已成为今年新区产业项目的主力军。
“今年我们以产业类固投150亿元、新签约项目固投44亿元作为全年必保指标,在签约时就确定当年固投指标。目前产业类固投已达130.2亿元,全口径固投增幅、制造业投资总量均列全市第一。”新区经济发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作为新区今年创新开展的工作机制,“三比一争”围绕项目招引、固投落地、财税增收三项指标开展“擂台赛”,各板块争当高质量发展排头兵。
“一些北方优质企业,随着产能扩大,有向南方拓展市场的需求;但由于在南方没有生产基地,运输成本很高。”新区党工委委员、招商中心主任吴江的思考,恰恰是山东万事达建筑钢品股份有限公司的迫切需求。得知对方需求后,新区迅速跟进,3个月时间内,总投资10亿元的万事达高性能围护系统智能制造基地项目顺利完成签约,仅仅45天后,该项目正式开工。
项目进来了,优化服务进入下半场。最新发布的219家国家级经开区营商环境指数排名,新区名列全国第18位、全省第6位。作为全省首家整体化推进集成改革的开发区,新区聚焦“一核两网三集成”,以企业网格全覆盖为基础,(下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