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15日
第01版:头版

和平路街道今年实施了14个为民服务项目——

让社区群众收获更多幸福感获得感

本报记者 孙晨飞

本报通讯员 陶文琦

近年来,润州区和平路街道坚持党建引领,努力做好为民服务这一“文章”,稳步推进社区党组织为民服务项目有效实施、规范开展,切实解决与群众息息相关的民生问题,让社区群众收获更多幸福感和获得感。

让老年人记忆不褪色

金山社区是典型的老龄化社区,65岁以上居民超过300人,其中三无、失独、独居老人近60人。今年是社区为民服务项目“记忆不褪色”老人轻度认知障碍(MCI)早期预防介入服务项目开展的第二年。MCI是指介于正常老年和患有轻度阿尔茨海默病之间的一种中间过渡状态。患有MCI的老人脑海里像长出“橡皮擦”一样,正在慢慢地擦除时光给老人留下的记忆。

两年来,社区通过该为民服务项目,为社区内的老年人开展了系列宣传和讲座活动,邀请了多名医学专家走进社区宣传MCI及阿尔茨海默病的相关知识,并对社区近两百位老人进行了24场MCI筛查以及认知训练。经过量表标准参考分析后,老年人认知功能筛查量表(CASI)测评结果有2名呈现结果异常,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的筛查结果有18名呈现异常结果。在专业社会组织的介入下,对这些有异常结果的老人们进行了积极认知训练,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他们的认知功能。

让贫困家庭孩子充满希望

前不久,在大学生志愿者的带领下,一泉社区、桃一社区的10位贫困家庭学子,来到了中国镇江醋文化博物馆参观学习,了解古代制醋流程和工艺,孩子们学到了很多与醋有关的知识。

扶贫先扶智,困难家庭中的孩子由于家庭经济条件有限,无法参与到更多的课外辅导与视野拓展活动中去。为了让贫困家庭的孩子和其他孩子一样享受丰富的教育资源,今年,桃一社区和一泉社区合作开展了“和·爱”社区融合教育为民服务项目。该项目不再以捐赠为单一帮扶形式,而是通过对10户特困家庭的青少年进行有计划介入,组织大学生志愿者与社区贫困家庭学子结对,每周定期为孩子们免费进行一对一学业帮扶,以伙伴式的交流陪伴最大程度地让贫困家庭的孩子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激励他们用知识改变命运,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同时,该项目还纳入助人自助的社工理念,采用志愿积分的形式,让孩子们作为小小志愿者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从小培养感恩回馈之心,长大后更好地回报社会,让爱流动起来。

让家风成为一种信仰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风好了,社会的风气才会更好,社区才能更文明、更和谐。

琴园巷社区是润州最大的棚户区,居民大多文化水平较低,困难群体较多,邻里之间的矛盾纠纷频发。为改善社区邻里关系,构建和谐风气,今年,社区组织开展了“聆听家风家训,凝聚党员力量”为民服务项目,积极发挥党员代表的示范作用,通过开展体验式读书会、和谐邻里文化节、邻里运动会等系列活动,加深了邻里之间的感情,拉进了邻里之间的距离,促进了社区居民相互关怀、互助友爱的文明新风尚。

“只有群众满意了,社区党组织为民服务项目开展才更有意义。”和平路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石光亚表示,今年和平路街道共开展了14个不同类型的社区党组织为民服务项目,下一步,街道将积极加强为民服务的力度,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联手更优质的专业性社会组织,优化项目服务内容和质量,为居民提供更精准、更精细的服务,不断在实践发展中实现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020-12-15 和平路街道今年实施了14个为民服务项目—— 2 2 镇江日报 content_111251.html 1 3 让社区群众收获更多幸福感获得感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