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丹 心俊
“快递来啦!”听到门口快递员的声音,扬中市新坝镇89岁老人周元伟拿起手边的拐杖,在儿子的搀扶下往门外走,腿脚不便仍急迫地走着。老人小心翼翼地接过包裹,托在手中看了又看,是一枚“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
从盒中拿出奖章挂上脖子,老人抑制不住大哭起来:“那段记忆忘不掉也不能忘啊。”
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拉开抗美援朝战争的序幕,当时正在上海学手艺的周元伟被全国的参军热潮深深感染,“祖国需要我,我要去前线”。
1953年1月,周元伟报名参军,正式成为新兵团十五连战士。经过半个月的密集训练,周元伟随部队出发赴朝,“这段路记得太清楚了,从松江县到丹东,跨过鸭绿江的那一刻兴奋、热血沸腾。”
赴朝第一站是朝鲜西海岸,“一眼看去,没有一个完整的房子。”兴奋慢慢淡去,周元伟切实感受到战争的氛围。
1953年4月,周元伟成为部队一名炮手,“我们的炮是专门打美国坦克的,用穿甲弹。”此时的周元伟越来越感受到战争的残酷。
一口干粮一口雪,双腿泡在战壕中冰冷的积水里,眼睁睁看着战友在炮火中倒下……恶劣的外部环境和不停歇的战争,让周元伟的心态几近崩溃。
“战争结束后,更加珍惜当兵的时光。”然而,1957年,周元伟作出一个艰难的选择,退伍回到家乡,“当年是瞒着家里人参军的,母亲一直放心不下,来信说身体不好了,实在是想念儿子。”周元伟说,他不后悔退伍,“年轻的时候为了‘忠’,年长的时候为了‘孝’。”
周元伟今年89岁了,跟着小儿子周发荣住在新坝镇丰乐桥村老家,腿脚不太好了,精神也是时好时坏。周发荣告诉记者,老人很少说起抗美援朝那段历史。“那天收到纪念章后,父亲就一直在说,‘我的腿怎么动不了’,他说的是,当年长时间趴在战壕中,刺骨的冰水浸泡双腿,腿动不了了。”
从青葱到耄耋,这段历史铭刻周元伟内心深处,那是一段不能忘也不敢忘的历史,老人将曾经用过的军大衣、茶杯小心翼翼收在身边,纪念也是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