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阳,古称曲阿,有2400多年建城史,是春秋时期德者季子封疆之地,也是南朝齐梁两代帝王故里。总面积104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98.2万,下辖10个镇、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曲阿街道)、1个省级高新区(云阳街道)和练湖度假区,是沪宁线上新兴的中心节点城市。丹阳区位优势明显,京沪、沪宁铁路穿城而过,沪蓉高速、京杭大运河横贯全城,常州机场坐落境内,镇江大港离市区仅18公里,拥有铁公水航综合立体交通格局。位列全国工业百强县(市)第12位,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第15位。
产业基础较为扎实。坚持产业强市战略,逐步形成汽车及零部件、五金工具、眼镜、木业、家纺等五大传统产业和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新材料、农机装备、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航空航天装备等五大新兴产业。眼镜产业方面,拥有国家级眼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创成“丹阳眼镜”区域品牌,年产镜架占全国1/3,光学玻璃及树脂镜片占全国70%。新材料产业方面,以图南、恒神等重点企业为引领,基本形成门类齐全的产业体系,恒神碳纤维产品得到了中央领导关注和肯定。全市现有制造业企业1.6万余家,其中百亿企业4家、规模以上企业727家,各类上市挂牌企业达50家,构筑了实体经济的“丹阳板块”。
科技人才优势明显。大力推进产业智能化升级和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引进一批高层次人才,拥有28名“两院”院士、29名国际专家、104名省“双创”人才,40多名院士在丹担任特别顾问。建成一批高水平研发平台,拥有院士工作站12个,各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77个,其中省级工程技术中心55家。掌握一批关键技术,100多家企业的300多种产品成为全国“单打冠军”或行业领跑者。2018年3个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获奖数量在全省县级市中排名第一。
城乡环境持续改善。丹阳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城市,拥有116条河道,市内大运河、香草河等河道交错纵横。全力做好“清水绿水活水”三篇文章,实施城区水环境综合整治三年行动,加大城市控源截污力度,老城区黑臭水体基本消除。内城河、护城河水生态修复到位,老百姓家门口有了更多干净水、流动水和景观水。坚持紧凑集约发展理念,丹凤公园、凤凰山遗址公园等休闲绿地和城市节点景观成为城市空间的有机补充。按照“内成网外成环”要求,注重节点、通道、枢纽建设,构建快速路、主次干路和支路搭配合理的路网系统,创成首批“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
民生福祉不断增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围绕群众关注的教育、医疗等领域,每年80 %左右的财力用于改善民生。与南师大合作,建成了第一所丹阳人“家门口”的大学,形成了从学前到高等、从普通到职业的“教育闭环”。落实城乡居民医保整合、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等一批好事实事,建立了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着力构建群众“精神家园”,以江苏第一、全国第二的成绩,创成全国文明城市,今年又实现了全国文明城市“两连冠”。丹阳还抓住入选新时代文明实践全国试点的机遇,深入开展文明实践,“文化庙会”“文明银行”等特色品牌,有效引领了文明新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