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西昌12月10日电 12月10日4时14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以“一箭双星”方式将引力波暴高能电磁对应体全天监测器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获得圆满成功。
引力波暴高能电磁对应体全天监测器卫星由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空间科学(二期)部署,作为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空间科学实验室挂牌后发射的首颗科学卫星,中国科学院与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将卫星命名为“怀柔一号”,为了利于科学传播,卫星昵称为“极目”。据科研人员介绍,2颗小卫星分别昵称为“小极”和“小目”,它们采用共轭轨道的星座布局,分布于地球两侧,形成两“极”之势,犹如二“目”,将对引力波伽马暴、快速射电暴高能辐射,特殊伽马暴和磁星爆发等高能天体爆发现象进行全天监测,推动破解黑洞、中子星等致密天体的形成和演化,以及双致密星并合之谜。此外,卫星还将探测太阳耀斑、地球伽马闪和地球电子束等日地空间高能辐射现象,为进一步研究其物理机制提供科学观测数据。
引力波暴高能电磁对应体全天监测器卫星工程任务由中国科学院负责组织实施,国家空间科学中心负责工程大总体和地面支撑系统的研制建设,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负责卫星系统研制,高能物理研究所为任务科学目标提出单位,并负责卫星有效载荷、科学应用系统研制建设,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负责科学数据的地面接收。用于此次发射的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研制生产。
这次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355次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