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盛产葡萄的地方很多,但葡萄收获的季节可以卖到“一天一辆奥迪车”的就不多见了。茅山镇的丁庄葡萄是一个例外,顶级的葡萄品种在大型商超货架上卖到498元一串还供不应求。
丁庄村位于句容市茅山镇北麓,地域总面积11.18平方公里,从1989年的2亩巨峰发展到现在的2万多亩、年产近2万吨,这里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葡萄小镇,“丁庄葡萄”也成为响当当的时鲜水果品牌。2016年茅山镇获得了葡萄之乡的称号,丁庄村被省农委命名为“丁庄葡萄小镇”,并在2017年成为镇江首个农产品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去年丁庄人均收入达到了41500元。小葡萄之所以能变身大产业,得益于丁庄人探索出的一条因地制宜、珍惜资源、集约化立体化利用土地发展之路,让农村一二三产业有机融合,最终做强了一产,做大了二产,做富了三产。
一产融合:千家万户一起培植“丁庄葡萄”品牌
俗话说,一人难成市,独木不成林。2009年丁庄葡萄成功注册了商标“丁庄”,从此丁庄葡萄有了统一的商标、统一的品牌。
为做好丁庄葡萄品牌,茅山镇政府从一产的葡萄种植开始就将丁庄村及周边的种植户联合起来进行了第一步融合。2015年,丁庄万亩葡萄合作联社成立,这是一个由7家合作社、5家家庭农场,1927户葡萄种植户组成的组织,茅山镇的葡萄种植户基本囊括其中。通过“合作联社+合作社+农户”的组织架构,实行“统一品种育苗、统一生产资料、统一技术指导、统一质量标准、统一品牌销售”的五统一的经营管理模式,使得丁庄葡萄实现标准化生产。同时,还建立起了“丁庄葡萄电子商务中心”,创建了“手机、淘宝、微信、网站”四位一体的电子销售平台。成立了合作联社党委,建立管理、技术、生产、营销四个功能性党支部,形成“镇党委+合作联社党委+功能党支部”的组织架构。
68岁的丁庄村村民方忠云种了4亩葡萄,规模不大,但记者发现,他的包装盒却很精美,上面印着三个二维码、贴着一张“名片”。方忠云介绍,“一个是淘宝店、一个是自主网店、一个是个人微信号,名片上印着自己的姓名、电话等。”“既是合作联社可追溯系统的一部分,也可以让吃了满意的顾客很方便地能再联系购买。”
产品追溯是质量监管的重要一环。丁庄村统一编制地块编码表、制作溯源地块标识,明确田块序号、种植品种、农户信息等,层层夯实质量安全责任,实现了“生产有记录、流向可追踪、质量可追溯、责任可界定”。方忠云说:“合作联社收购阳光玫瑰葡萄保底20元/斤,但对串型、粒重、甜度、着色度等等都有要求,自己家达标的约70%,只有老老实实把葡萄种好,生意才能做得长久。”
丁庄万亩葡萄专业合作联社理事长方静告诉记者,丁庄葡萄有独具一格的“五品”特色,即“品种、品德、品管、品质、品味”,这也是丁庄葡萄品牌的五大基础构成,在专业的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帮助下,形成了产业规模大、组织化程度高的葡萄品牌产业链,实现了千家万户“小生产”与千变万化“大市场”的无缝对接。
二产融合:让一季葡萄变身四季富民果
如果说党组织是丁庄葡萄发展的“主心骨”,那农业科技人才就是拉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千里马”。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必须促进人才链与创新链、产业链有机衔接,破解产学研“三张皮”难题,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在丁庄采访时,记者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丁庄葡萄是一项甜蜜的事业。”葡萄种植户将这句话挂在嘴边,无论哪里的客人来了,他们都会分享这种甜蜜的感受。
在丁庄的葡萄天地中,有一群积极探索的年轻人,在父辈的传经授道和远渡重洋赴日求学后,成长为丁庄独有的“葡二代”。当地政府和合作联社注重培养优秀的年轻“葡二代”,他们年纪轻轻却对葡萄的各类专业知识了如指掌。
陈志军就是这样一位突出的“葡二代”,他曾两次随村里的学习考察团赴日本学习葡萄种植技术。回国后就亲手毁掉了自家种植、马上就要挂果的两亩巨峰葡萄。陈志军的父亲是“葡一代”,上世纪90年代起开始在丁庄种植葡萄。如今,陈志军接过了父亲的班。谈及赴日学艺的经历,他很是感慨:“早就听说日本的葡萄种植技术厉害,但去了现场才知道‘牛’在哪里。他们不仅有先进的管理模式和种植技术,修花修果细节精细,而且亩产有控制,一般在2000斤左右,这样葡萄少而精,品质很高。”
近年来,茅山镇政府和丁庄万亩葡萄专业合作联社组织了共240人次的“葡二代”,赴日本学习先进的种植技术。这些优秀的“葡二代”和种植大户还兼任“营农指导员”,他们一边接受农业专家的培训,一边负责技术指导种植小户和家庭困难户,帮助他们种植实验基地,开发新品种,目的就是让每一个合作联社的家庭成员不掉队,分享葡萄产业的甜蜜。此外,丁庄村还与镇江市农业科学院、南京农业大学、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等有关高等院校、研究院联合,定期聘请教授、专家为果农上课,传授葡萄栽培新技术,不断提升葡萄品质。
随着葡萄产业品质提升和知名度的扩大,葡萄的衍生品也不断地被开发出来,与葡萄相关的第二产业也逐步兴起并做大。除了原有的葡萄酒、葡萄籽油以外,近年来还逐步推出了葡萄萃、葡萄干、葡萄果冻、葡萄曲奇、葡萄奶昔等24种衍生品,其中明星单品“葡萄萃”已经实现批量投产,深受市场欢迎。
三产融合:小葡萄变身全产业链“金果果”
有网友形象地说,丁庄葡萄,晒个甜蜜都是国家级,你吃的每一粒丁庄葡萄,都是国家地理标志。
丁庄葡萄做成了知名品牌,茅山镇党委政府加大了全产业融合的力度,强化“旅游+”的联动机制,不断结合葡萄开发新业态旅游产品、激发全域旅游的发展潜力。政府以葡萄为媒,大力发展集观光、休闲、旅游、采摘为一体的现代农业,推动全域旅游发展,进一步提升了“丁庄葡萄”品牌的附加值。目前,丁庄村强弱电“杆线下地”工程和天然气管道铺设已经结束,完成了53公里的道路硬化和园区内83条水泥循环路,清理河塘30多个,道路绿化5公里,新建4个葡萄“休闲吧”和葡萄名宿,实施了葡萄核心区域景观改造及3000平方米景观玻璃大棚建设,引领丁庄发展成为集采摘、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公园式乡村”,有效推动丁庄葡萄旅游业发展。
除了完善基础设施外,茅山每年举办葡萄节,吸引长三角及周边城市的近50万客流到茅山旅游,扩大了茅山人的朋友圈和知名度。而茅山人则不用出村,就在自家葡萄园里卖光了优质的葡萄,顶级的品种甚至还供不应求。从20多元一斤到498元一串,优良的品质加上优质的品牌,甜在消费者嘴里,也甜在果农的心里。
为了强化农业的社会化服务,当地政府积极推动服务内容从生产环节向信息、融资、加工、运输、销售等产前、产后环节拓展。围绕葡萄汁、葡萄化妆品、葡萄保鲜冷链等农产品产业链开展重点招商、重点扶持,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加快产业发展步伐。
如今的丁庄葡萄产业不仅是茅山镇的金字招牌,更是句容的一张名片。近年来,丁庄村先后获得“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江苏省省级生态示范村”“江苏省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示范村”“句容市文明村”等荣誉称号。丁庄葡萄多次荣获全国葡萄评比金奖、江苏优质水果金奖、江苏名牌产品、江苏水果十大品牌等荣誉称号。
得益于一二三产业融合,丁庄葡萄把小葡萄做成了大产业,做成了甜蜜的产业,做成了富民的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