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鹏程
历时六个月,2020年“致敬镇江经典传诵”在镇大学生诗词大会圆满落下帷幕。11所在镇高校数万名莘莘学子通过诵读诞生于镇江的古诗词,与身边这座城市进行了一次“深度交流”。
“真没想到这么多唐诗宋词都创作于镇江!”这是大学生们发出最多的一句感叹。每次听到学子们这样的感悟,活动牵头单位、主办方之一的市社科联社科普及部主任潘晓丽都会露出欣慰的微笑。“很多人认为社科联主要做理论研究,举办诗词大会似乎‘有点偏离主业’。其实,普及人文知识本就是社科联‘核心业务’”。潘晓丽说,市委市政府向全市发出了“跑起来”的号令,社科联也必须加速奔跑。我们就是要通过举办诗词大会这种形式,联合更多部门,动员更多在镇大学生,激发更多镇江市民一起加入到跑起来的行列,共同把镇江建设成为吸引人、留住人、成就人的“创新创业福地、山水花园名城”。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如何凸显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如何彰显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带着这样的思考和责任,一年来,全市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强根铸魂、守正创新,跑出社科人紧贴中心、服务大局、助推发展的新姿态。
为镇江跑起来添力量
11月16日,全市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宣讲动员会召开。随后,市委宣讲团数十名社科理论工作者陆续分赴各市区和有关行业系统开展全方位宣讲。他们中已经有不少人从年初“讲”到了年尾,从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精神宣讲,到市委七届十一次全会精神解读,都能看到社科人忙碌的身影。
镇江跑起来,是在新思想指引下的奋力奔跑、新路超越。基于这样的认知,全市社科工作者始终坚持把学习新思想、阐释新思想、宣讲新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为“奔跑的镇江”提供思想养料、提供精神力量。
新年伊始,市委宣讲团22名社科理论工作者先后开展了66场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宣讲;疫情期间,市社科联又搭建线上宣讲平台,通过电视、报纸、公众号等多种形式,播发社科名家最新理论学习文章;8月27日,市社科联举办专题培训班,为全市社科类社会组织和社科普及基地负责人系统解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市委七届十一次全会召开之后,(下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