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24日
第02版:要闻

创新招商激发新活力,产业项目落地率翻倍涨

前两年的短板,今年缘何“三增长”?

本报记者 朱婕

本报通讯员 秦锐文

来自市招引办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全市新签约206个项目中,已落地项目157个,比去年全年增长61.8%;已开工项目88个,是去年全年的2倍;已列统项目54个,是去年全年的2.6倍。

数字无言,却最有力。三个增长,不仅反映了当前产业项目招引“迎风奔跑”的姿态,更用实绩为当前招商工作迫切需要解决的项目落地率和落地效率问题,找到了解题关键。业内人士坦言,招引工作跑出“加速度”,招来大项目,固然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是“有多少项目能够落地”,也因此项目落地率和落地效率,是衡量招引高质量的“金标准”。

那么,我市招商战线是如何跑出了招引高质量?

“从招商自身角度来看,专业化是激发招商引资活力的重要动能。”在前天的“商务大家讲”课堂上,市招引办主任、市商务局局长谈沁磊一语点破“内因”,并从三个维度诠释专业化招商的意义,“一是事前预评估提高项目质量,把好‘入口关’;二是规范合同文本,督促项目提升投速投效;三是靠帮办服务,推进项目早日落地投产。”

纵观今年以来的招引工作,正是聚焦上述三点,打造专业化队伍。“年初全市产业强市大会上,全市招商工作提出了创新招商理念,为此,我们邀请了各领域的专家学者,为全市招商人员组织了6场专题招商讲座,涉及招商地图使用、项目信息研判、合同文本管理、财税平衡测算等多个主题,涉及半导体、新基建、生物医药、汽车及零部件等多个产业。”市商务局副局长潘大春表示,一次次“充电”提升了招商人员业务水平,更营造了“比学赶超”的氛围。

先用尺子量一量,把好“第一关”

项目信息是招商人员的生命线,研究产业、拜访企业、联络乡贤,目的就是尽可能获取项目信息。1-10月份,全市在手在谈项目数接近536个,仅市级机关申请有效项目信息数突破100个,信息多、在谈项目多,但这些项目的含金量如何,是否适合镇江发展?是否值得深度跟踪?这就需要招商人员有一双慧眼、一把尺子,招商工作有一套制度,先看一看、量一量,评一评!

从制度层面来说,如今项目预评估在各地已经升级为一套制度体系。

以镇江新区的项目预评估为例。“签约前的四步,一步也不能少,信息研判、项目内审、准入评估、党工委会(常务会)决策。”镇江新区招商中心主任吴江介绍,今年以来新区研判项目344个,分为四个评级,其中强烈推荐项目40个,第一时间向党工委、管委会主要领导汇报;推荐项目204个,加快推进;审慎推荐项目62个,需后续进一步论证;不予推荐项目38个,交办招商局不再跟进。“项目内审主要是看项目‘行不行’,审查项目成熟度,把关项目投入产出水平、要素资源匹配度和政策需求;准入评估看项目‘好不好’,论证项目‘含金量’,把握技术先进程度,市场前景、安全环保和能耗水平。”今年新区召集准入评估会议11次,85个项目上会研究,其中3个项目不予准入。

丹徒区则通过设立全区招引项目信息集散中心、建立在谈项目快速预审工作组、招商资源配置联席会议,健全了系统性评估体系,并且建立项目评审专家库、适时开展第三方评审,提高专业化评估水平。

镇江高新区招商中心主任李飞,则总结出一套“内功+外功”的组合招。“‘内’学产业知识、前沿技术动态、产业政策,提高‘第一眼’效率;‘外’问基金、投行,问高校、科研院所,听专家意见、前辈经验、赞同的声音、反对的诉求。”

规范合同文本,立好“规矩”

项目信息经过对接、洽谈,最后签约,如何签订投资协议,如何约定双方权利义务,对招商工作成效和项目落地建设意义重大。通过分析前两年签约项目督查结果可发现,项目开工率、投产率不高,项目建设周期长、竣工达产慢,项目亩均投入和产出不高、土地批而未用和低效闲置等问题,签约合同的文本不规范、制约力不强、履约评价不足是重要的原因。

“规范合同文本,明确双方权责;签订对赌条款,利于合同履约。”句容市商务局局长赵军介绍,合同文本规范化,首先从制定流程规范化开始,经句容市第十六届人民政府第39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的合同文本,各板块在签订合同前,还需要提交商务局、司法局等部门审核。“投资协议书涵盖13大块内容,共计55个小点。对项目内容、用地、资金、双方权责、约束机制和违约责任等方面进行详细说明。”今年以来,句容已经签订规范化合同文本10个,退回修改12次,已签订合同未能按照合同中规定履约的企业负责人进行约谈,仍然不能履约的将按照合同规定执行相关规定。

勤亲情清,打造帮办服务“快车”

随着功能型党支部的建立,帮办服务加速推进,新签约项目进入“快车道”。“项目开工前,是问题和矛盾最集中的时间段,也是企业最需要政府部门关心和支持的时候。”谈沁磊介绍,我市60%的项目投资方来自大市以外,其中还有20%是外商,他们对镇江不熟悉,办事容易走弯路、绕远路,帮办服务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今年市级层面探索建立了24个功能型党支部,帮办项目总投资近400亿,其中70%的项目都落地开工,成效初步显现。与此同时,丹徒区“4+N”服务团队、“润州最滋润”服务品牌,镇江高新区“勤亲情清”帮办服务,也都在加速奔跑。

以润州区为例。今年8月,润州区政府成功召开2020优化营商“润州最滋润”品牌发布暨企业家早餐会,共收集各类问题建议46项,目前全区19个主办单位和7个街道均完成回访。润州区商务局局长范海进介绍,他们通过建立“润州最滋润”绿色直达交办单问题督办机制,深入企业收集诉求以绿色直达交办单形式直接下发各相关单位并限期反馈,让项目一进入润州视线,就搭上帮办服务的快车。

2020-11-24 创新招商激发新活力,产业项目落地率翻倍涨 2 2 镇江日报 content_106985.html 1 3 前两年的短板,今年缘何“三增长”?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