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17日
第05版:宜风瑞气新丹徒

环境与产业同步提升 经济与生态良性互动

丹徒打造美丽乡村的幸福样本

本报记者 崔宁华

本报通讯员 朱永俊 朱则野

“现在村里路变宽敞了,池塘水质变清爽了,房前屋后变整洁了,环境大变样……”说起美丽乡村建设的好处,丹徒区上党镇上会村东宝庄村民贡金儿用一句话来形容:看得见、摸得着,实惠实实在在。

东宝庄是一座偏僻的自然村,自美丽乡村建设启动以来,根据规划和工作方案,实施6大类20个建设项目,包括村民活动中心、停车场等公共设施建设,南乡衣坊、农产品交易展厅等农业文化展示载体建设,以及1200亩稻田、245亩花田景观和950亩虾池等产业提升,形成环境与产业同步提升,经济与生态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去年,东宝庄成功入选了省级特色田园乡村试点,目前正按照更高标准打造“美丽乡村”。

东宝庄是丹徒区打造美丽乡村的一个缩影。乡村美不美,事关全面小康的底色和成色,落脚点在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十三五”期间,丹徒区坚持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实现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作为推动“三农”工作的重要内容,作为“三高一争”的重要抓手,围绕“生态宜居村庄美、兴业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谐乡风美”的建设目标,因地制宜,统筹推动,内外兼修,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截至目前全区共建成省级美丽乡村10个,省级特色田园乡村试点村3个,省级水美乡村19个,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村11个。2020年,根据区政府民生实事项目建设要求,该区累计建成70个以上美丽宜居村庄。

生活污水治理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关键。2016年,丹徒区被列入全国100个、江苏省16个首批国家级村庄生活污水治理试点示范县,丹徒区建设美丽乡村从污水治理开始。为此,该区成立了农村生活污水运维中心,采用了由河海大学研发的MSC智慧管理平台对分散在各个乡镇的污水站点进行远程集中管理,可实时对站点现状、设备运行情况进行检查。管护体系的建立让农村生活污水运维中心得以通过应用大数据进行精准化、智能化、科学化管理,全面提高运维管理水平,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目前,全区136个村污水处理设施均已建成投入使用,出水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B标准。

值得一提的是,丹徒区将村庄生活污水治理与江苏省大力推动的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以及农委的绿化示范村,水利部门的水美乡村,环保部门的生态文明村等相关政策和资源相结合,在做好污水治理的同时,提升村庄的整体环境和群众满意度,增强综合示范效应,真正实现了“治理一个村庄、造就一个景点、形成一片风景”的目标。

石路蜿蜒,溪水环村,绿树成荫。走进荣炳盐资源区胜利村卧龙自然村,移步换景,处处有风景。“美丽乡村建设要有产业支撑才是长久之计!”丹徒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村镇科科长朱永俊表示,产业发展是美丽乡村建设和农民增加收入致富的基础工程和持久动力。

卧龙村通过市级特色田园乡村建设,重点发展民宿和乡村旅游业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支撑产业。近年来,该村投资900万元,实施5大类13个项目的建设,包括卧龙河生态修复、乡情馆建设、卧龙路提档升级、景观绿化提升、民宿改造等,美丽乡村迈向“持久美”。

高桥镇的四方桥村后街借助当地雪地靴、秧草种植等特色产品发展经济,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财力保障,今年投资400万元实施16个项目,包括村庄入口提升、老街街巷整治和改造、村民活动中心和民俗博物馆建设、村内景观节点提升、道路提档升级等。形成村容美、环境优、产业强的发展优势。

上党镇的敖毅高陵村,大力发展黄桃产业,强村富民。近年来,投资1000万元实施5大类23个建设项目,包括村内道路提档升级、卫生院改造、村内民居和景观环境提升等,一项项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项目,赢得了群众广泛点赞。

2020-11-17 环境与产业同步提升 经济与生态良性互动 2 2 镇江日报 content_105917.html 1 3 丹徒打造美丽乡村的幸福样本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