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1版)病人数量长期居高,很多病人都是奔着中国医生慕名而来。
印度洋环绕的桑给巴尔岛风景秀丽,而包括缺医少药、连水电供应都无法保障在内,物质条件之艰远超事先想像,更兼疫情防控等多种复杂局面。以陈兵海所在纳兹摩加医院泌尿外科为例,建筑陈旧,一间病房里病人多达十几名,没有空调,手术室很多设备年久失修,超限度使用着。
周一周二是陈兵海的固定手术日,周三和周五则是门诊。由于病人太多,每次上门诊,中午都无法休息,拖班成为常态。医院距驻地也就10分钟左右的路程,陈兵海却经常无法抽身回去吃午饭,最迟时,上午的班要拖到下午3点多钟,直至把所有病人全部看完才“下班”。
陈兵海讲述,那些席地而坐、满眼期待的病人中,很多都是从偏僻地方赶来就诊。除了路途崎岖,每次来回路费对他们而言是笔不小的开支,因此,宁可自己累一点,“我都尽我所能满足他们”。
除了日常工作,休息日的队员们也得随时备班,以待紧急情况。一天中午,正在用午餐的陈兵海忽然接到急诊电话,立即丢下碗筷,拎起平时就备好的急诊手术专用包直奔医院。那是位枪伤病人,已经出现休克,陈兵海迅速对病情做出综合研判后,纠正了当地医生的前期诊治偏差。经及时手术,病人最终转危为安,康复出院。
陈兵海也是这期江苏援桑医疗队中唯一的泌尿外科医生。在当地投入工作不到两个月,陈兵海除了全力指导当地医生提升业务水平,更在简陋条件下完成诸多泌尿外科疑难病例的诊治,并在桑给巴尔实施了第一例输尿管镜手术,成为当地在该领域竖起的里程碑之一。
远在异国他乡,再多的劳累与孤苦都能扛得住,陈兵海心灵深处却始终守着一块“柔软”:他时刻挂念病榻上的父亲。不幸,就在他出征月余后的10月24日,父亲因病情恶化溘然长辞,给儿子留下的最后一言是“我等不到小海回来了”。
当天是周六,陈兵海正在驻地写论文,微信上收到噩耗的他顿时伏案痛哭。随后他去往海边,短短数百米的一路上留下自己“迄今最沉重的步伐”。面对祖国方向、面对家的方向,陈兵海躬身遥祭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