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仇士鹏
我会允许自己错过与季节的约会,却不会允许自己错过与古镇的邂逅。
在杭州,去往龙门古镇的路上,我认真理了理发梢,让它更适合供时光停留。一个小时的车程,我一直坐在车窗旁,听着风声远去,看着风景流转,直到城市的现代化气息逐渐被一种原始而古意盎然的韵味取代——小镇到了。
流云从远山的胸臆间浩浩荡荡地飞出,飞过黑瓦白墙的村落,飞过绿水青树,飞过我渺小的身影,直入穹顶。山为伴,水为侣,这样的山野风情让人难握心旌。
据说,龙门古镇就是孙权的故里。虽然三国已经永远地留在了时光的上游,但仍有一些痕迹挺过了千百年的风雨,坚守在龙门山下,比如小镇的古建筑群,也比如小镇深厚的人文气息。
这里的古建筑群是现今江南地区明清古建筑群中保存较为完整的山乡古镇之一。白色的墙上虽然被侵染了霉色,却也因此更添历史的厚重感。墙皮已经剥落,显出了砖头的骨架,青苔在其脚下旺盛地生长着。站在屋檐下,不禁想象此时最好有一场雨,听大珠小珠落在瓦片上的声音,那必然是只属于古镇的天籁。当朦胧烟雨模糊了视线,小镇怀旧的梦便开始复苏,我们漫步在鹅卵石上,如同撑着油纸伞行走在诗画中的文人墨客,纵情抒怀,随意兴叹。它让人对邂逅有了期待,也让人对生活充满了柔情。
走在小巷里弄,我在客栈的一角竟看见了一个燕子的巢穴。“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古镇最让我欣赏的特色就是人与自然的相依而居。白鹅戏水,蛙鸣池塘,在这似曾相识的记忆里,归来的除了衔泥的燕子,还有一份古典而悠远的怀想。
路的一边,一户人家门上挂着“耕读世家”的牌匾,一个老人正迎着光,侧着身子读着书。这一幕让人倍感温馨。在古镇里,商业化的尘烟被如茵的绿树挡在了外面,小桥流水人家定义着属于这里的生活美学。繁荣也好,冷清也罢,日子总在阴晴雨雪中缓缓推移。把兴衰浮沉都付诸一叹,酝酿在时光里的酒香自会给出它珍藏的答案。
在这里,我还第一次认识到了墨文化。坐在砚池旁,不由想起一首诗:“吾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当夜幕降临,池子里的水赫然如墨水流淌,一轮明月从池间升起,就像是一代代孙氏后人对笔墨纸砚不变的仰望与追求,在岁月的一角熠熠生辉。
走入墨庄大厅,这里的墨则摇身一变成了一种治病之法。宋代的《本草衍义》中记载:“以药入墨,墨随血走,内通五脏六腑,外透经络肌肤,无所不通。”“富春古墨通经络,松烟墨宝定乾坤”,以墨入药,以药制墨,在身体上书写龙飞凤舞的内涵,药墨已成了古镇一张靓丽的名片。
在我离开的时候,古镇隐于水云天中,含笑不语,只用繁花一路相送。沧桑的老墙上缀满了生机勃勃的紫红色小花,把存在与消逝的哲学用最宁静的方式赋予在每一片叶子的摇曳之中。我带着一身花香上了车,它们只有我能闻得到,像墨,也像酒,芬芳怡人,明亮而不张扬,温润却又包含韧性。
或许有时候,远去的,并不是历史,而是我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