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潘春华
提起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食,最难忘的当数价廉味美的盖浇饭,因为在我的学生时代它就一直是我情有独钟的果腹之食,也是同代人常吃的美味。
记得那时粮食和食用油短缺,城镇居民实行粮油计划供应,普通居民每人每月25市斤粮食,大中学生每人每月33市斤,企业职工及退休干部职工每人每月28市斤,其中1市斤还是糕饼券。由于肚中油水不足,加之鱼、肉、蛋等副食品缺乏,每月定量粮食普遍不够吃,常常有饥肠辘辘的感觉。既味美爽口,又经济实惠,且可填饱肚皮的盖浇饭,自然成为居民们钟爱之食。
记忆中,我那时十五六岁,正在读书,长身体的时候饭量也大,常吃不饱肚皮,因此有时便去大市口同兴楼菜馆排队,花上3角钱3两粮票,吃一碗香喷喷的盖浇饭。
盖浇饭是一种传统大众小吃,各地叫法不一,江苏、上海、甘肃等地叫“盖浇饭”,湖南称之“盖码饭”,东北叫“烩饭”,广东则称“碟头饭”。其实都是菜和饭放在一个餐具里食用的食品,菜浇在饭上,由此称作“盖浇饭”。特点是饭菜结合,主副兼备,既有主食米饭,又有美味菜肴,菜汤汁浇于饭上面,使米饭更富有口感。同时一年四季皆热食,快捷便当,食者可以随到随吃,口味各别,因此备受百姓青睐。
那时同兴楼菜馆外卖部出售的盖浇饭,曾一度是供不应求的热门食品。盖浇饭分荤、素两大类,每类各有10多个品种。如荤的有:白菜肉丝盖浇饭、青菜肉圆盖浇饭、红烧排骨盖浇饭、萝卜烧肉盖浇饭、鱼香肉丝盖浇饭、回锅肉盖浇饭、红烧带鱼盖浇饭、平菇肉片盖浇饭、木耳猪肝盖浇饭、西红柿鸡蛋盖浇饭等;素的有:青菜豆腐盖浇饭、烩白菜盖浇饭、家常豆腐盖浇饭、土豆海带盖浇饭、素什锦盖浇饭、烩冬瓜盖浇饭、菠菜百页盖浇饭、烩干丝盖浇饭、韭菜香干盖浇饭等。荤、素两类盖浇饭的售价不一样,荤的每份5角,素的每份只需3角。
每到中午饭点,只见同兴楼菜馆外卖部橱窗内的台面上,按荤、素摆满了一盆盆事先烹制好的白菜肉丝、西红柿鸡蛋、青菜豆腐、素什锦等各式菜肴,台面旁有一桶蒸煮熟了的中米(籼米)饭,仍冒着热气。卖饭师傅手持一把铁勺,先将一团米饭扣在碗中,再用勺子在菜肴盆中打一勺你点的菜肴浇在米饭上,一份盖浇饭即算成了。
在品种众多的盖浇饭中,素什锦盖浇饭曾是我的首选。一是因为学生时代囊中羞涩,吃不起荤的盖浇饭,即使素什锦,也是偶尔食之;二是素什锦里素菜品种多,有青菜头、油面筋、干子、笋片、胡萝卜、木耳、莴苣等,量大味美,十分下饭,加上一碗实实在在的中米饭,虽比不上大米(粳米)饭润口,但连汤带菜足以填饱肚子了。
其实,盖浇饭并不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那个时期特定的产物。早在两三千年前的西周,就已经有盖浇饭了。《礼记·内则》记载,西周“八珍”中有二珍,一名“淳熬”,是把熬好的肉酱浇盖在早稻米饭上;一名“淳母”,肉酱依然,只是将早稻米饭改成黍米饭。到了隋唐,“淳熬”发展成“御黄王母饭”,烹制方法也有了新的改进。韦巨源《食单》记载:“编缕卵脂,盖饭表面,杂味。”这就是说,肉的形状已改变为丝,并且加上了鸡蛋等物,色形味都更丰富多彩了,并成为唐代盛宴招待亲朋的“烧尾宴”上的食品之一。
时到今日,快餐又变成了一种较前更为味美、便捷的盖浇饭。君不见,现在的快餐盒饭中,不仅有三荤二素,而且精心烹制,随点随到,送餐上门,味道比那时要好吃得多了。我虽已退休多年,每月领取养老金,大鱼大肉随时可吃。但每当端起香喷喷的快餐盒饭时,都会想到青少年时代盖浇饭那诱人的味道,那样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