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09日
第12版:春江潮

有福读书

□ 黄致中

我的“容足斋”曾挂过一副对联“有茶清待客,无事乱翻书”,算是我的座右铭。平日里忙忙碌碌,静下心来看点书还真不容易。假期,妻儿外出旅游,落得清静,这个时候才真正体会到清代张潮在《幽梦影》中所说“有功夫读书,谓之福”的道理。

如今网络时代,崇尚快餐文化,又是快节奏的生活,人们放松休闲方式已多元化,我没什么爱好,除了书法之外,就好个看书、买书。我并未觉得这有多么高尚,读书也没读出什么名堂,用女儿的话说:至多算是半俗半雅之人。我一直觉得读书只是兴趣使然,如同养鱼种花、遛鸟弈棋。记得镇江前辈书家、诗词名家李宗海老先生曾教导我:学习书法不可不读书,功夫在字外,书读多了,字里行间自然会多一份书卷气。老先生写给我“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条幅至今挂在书房,始终陪伴着我。

明代大儒陈继儒说:“人生有书可读,有暇得读,有资能读,得享世间清福,未过于此。”这是所有读书人的梦想。以前条件所限,住房拥挤,除去家什,仅能容足,一直渴望拥有自己的书斋。直到2007年买了新房,才了了心愿。住在带电梯的八楼,本想书斋可改为“凌云阁”之类的雅号,谁知八平方的书斋,除去整面墙而立的书柜,加上一张画案,还是“仅能容足”。但毕竟有了自己的一方天地,看着满架的图书,倚窗而读,我复何求?

以前爱读书之人被称为“穷书生”,因为所读之书要花银子去买,书生除了读书的本事,没其他挣钱的能耐,所以书生都是穷酸样,即使“嚼得菜根”,也觉得“诗书滋味长”。难怪陈继儒要说“有资能读”是世间清福之一。我的零花钱大半用于买书,二十多年来也累有数千册矣。说起读书人的淘书经历也是各不相同,乐趣不同。记得我的第一本藏书是1982年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的《唐寅画集》,虽只有2.4元,但也是一周的伙食费。在南京上学时,一次到省美术馆看到一本郑板桥《城隍庙碑》宣纸拓本,爱不释手,可书价还是让我犹豫不决,营业员跟我说:喜欢就买下,要不你以后会后悔的,现在鱼多少钱一斤啊?这一席话我还有不买之理吗?归来后,认真把营业员的话记在了书上。后来,每当有欲买之书,又觉得贵时,总会给自己找个“送礼”的理由。

书对于读书人来说永远是贵的,好在这几年我工资增长的速度还算跟得上书涨价的速度。但总是买书,老婆还是会心疼,时不时要数落几句:“书柜里这么多书,你看得完吗?”。呵呵,现在看不完,等退休了慢慢看。为了不挨骂,我往往把买来的大摞的书放在办公室,然后偷偷往家顺。但她打扫书房,看到书柜的书又涨了,而且是崭新的,还是露了馅,少不了又是一顿数落。有时我会对女儿说:等你长大嫁人,老爸没什么好送,就把书当嫁妆送给你吧。女儿听了这话倒还是挺开心的。

所以无论到哪个城市,只要时间允许,我总是书店必逛,免不了捎上几册。去年九月份,送女儿去北京上学,顺便去了趟王府井书城和中关村书城,书城那个大,让我明白了什么叫“浩如烟海”。逛着书城,心里想着古人的话“凡事不宜贪,若买书则不可不贪”,狠狠地买上一捆,手拎得再酸也开心。回来一本本打开,书香扑面,小心地在每本书上题签,盖上藏书印,那就属于我的了。说到藏书印,我有好几个,除了“容足斋藏书”“致中藏书”,还有“佳书如玉”“致中至爱”“好书到手不论价”“不薄今人爱古人”等。这些印有的是自己所刻,有的是何连海、汤真洪等道兄所刻,他们可是篆刻界的名人。

如今买书,书店逛得少了,主要在网站购买,到卓越、当当、读买、孔夫子、元畅、墨品搜一搜,总能找到自己喜爱的书籍,折扣还低,比书店便宜多了,有的网站甚至是货到付款,只需轻松点击即可,比逛书店多了一份从容。

我所读之书比较杂乱,书画篆刻,碑帖印谱,诗词楹联文学,瓷器古玩鉴赏,还有佛教之类的杂书。苏东坡言“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相信是有道理的。“怀才如同怀孕”,都属不易,需要长时间的孕育,才华才得以显现。我没指望能读出什么功名,但我真的喜欢无事静坐、有福读书这种状态,空闲时随手从书架抽本书,“岂待开卷看,抚弄亦欣然”,可以让心灵找到憩息的港湾。

2020-10-09 2 2 镇江日报 content_99392.html 1 3 有福读书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