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09日
第10版:西津渡

生产队换 菜籽油往事

□ 赵理章

1971年,我17岁,成为生产队里新增的一位甲等劳力。从13岁时的等外劳力(生产队标准劳动力分为甲乙丙丁四等),经四年艰苦的农活磨炼,生产队里的重活难活,包括推车罱河泥等一系列农事都已拿得起干得好。要晋升为甲等劳力,需被生产队里的老农认可,经生产队里的七名“队委会”评定后才能通过。

当年,由于我是生产队里最年轻的甲等劳力之一,外出送公粮换油等一些重活技术活,常常会安排我外出。油菜籽成熟后,收上场晒干扬净,除上交国家一部分和留些种子外,剩余的大部分油菜籽,是生产队总人口全年食用油的来源。

这一年,菜籽兑换菜油的标准是:每10斤菜籽,在丹阳本地公社粮管所兑换到的菜籽油是3斤2两;在武进奔牛镇粮油厂兑换,每10斤是3斤3两;如到30公里外的常州植物油厂去,10斤菜籽可兑换到3斤6两菜籽油。

生产队为了兑换率的最大化,舍近求远,选择去常州植物油厂兑换。每100斤菜籽最多与最少比较,可相差5斤油,生产队共有几千斤油菜籽,兑换差率的一笔账算下来,多出的菜籽油是可观的。为什么会如此悬殊呢,很可能是油厂加工设备的先进与落后导致出油率的高低不同而定的。

上世纪70年代初,我们洪家大队购置了一艘小吨位机动型水泥船,专门在外埠水域运送农用物资,服务本大队各生产队涉农所需。生产队里共有40余名甲等劳动力,当日外派去常州的有6位,三老三少,我是3位年少的劳力之一。生产队长提前一天就通知了我,我格外开心,兴奋的程度犹如中了一个大奖。闭塞的年代在农村,面朝黄土背朝天,一年365天,天天与黄土打交道,年轻人是多么想外出一次啊!出外干的是重体力活,生产队长为啥不全部安排年轻力壮的?民间有句俗语称:“嘴上无毛,做事不牢。”生产队生怕年轻人做事有闪失,换油是大事,必须谨慎行事,所以3位老农是压阵的。

运送油菜籽,配备了3辆手推小独轮车,六对大水桶(存放菜籽油)。趁一大晴天的一大早,每一辆手推车一老一少为一组搭档,年少的推车,年老的拉牵,每车两大麻袋油菜籽,约400斤,从生产队的打谷场运送至洪家大队林站,上小木船从吕渎河运至吕城上岸,驳运到大运河边,再把油菜籽装上早已在这里等候的水泥船。

我们坐在船头的位置,当船尾的小柴油机发动后,船头向河中驶去,再调准方向驶向东方,随着前行速度的逐渐加快,小船两旁的水浪也渐渐分开加大。左右环顾,春意盎然的两岸风光,徐徐退向船后,此时此刻,迷人的景色,愉悦在心间;此情此景,犹如游船观光。眺望前方,南来北往的船只穿梭于千里绵延的古运河上。顷刻间,身心的疲惫抛到了九霄云外,兴奋的愉悦之情溢于言表……

约行驶3小时,中午11点多钟,小水泥船抵达了常州。由于紧靠在大运河植物油厂的码头,是他们本厂专用,不提供外埠船只使用,我们只得再向东行驶1000多米,停靠在常州怀德桥下南岸码头。幸好,水岸落差很小,架在船舷上的跳板,另一头正好与河岸相平,给我们上菜籽提供了极大的便利。3个小伙子,每人弓下腰,由3位老农把两百斤重的麻袋,抬到我们的肩上,约30厘米宽的跳板,随着船上作业摇晃不稳,200斤重的大麻袋压在肩上,我的双腿抖个不停,当踏到跳板中间时,晃动更加厉害,每扛一袋上岸,吓得冷汗直冒。3辆小车一起装好之后,仍是小伙子推车老农拉牵,沿着运河南岸向西行1300余米到植物油厂。

我们在怀德桥下装车期间,眼光时而投向桥上,时不时看到桥上来来往往的,与我们年龄相仿的男男女女,他们骑着各式各样的自行车南来北往地串行。身穿白白净净的确良衬衫,手戴黑色皮质表带手表潇洒地路过,我羡慕的眼光久久跟随着,直至他们离开视线。

此情此景,此时此刻,我心里希望自己也能戴上手表,穿上的确良衬衫,骑上自行车,可惜当时这些只能是我的梦想。从常州回来后,我很长时间都觉得伤感,田间劳动时也没精打采,城乡差别,工农差别……太多的现实让我煎熬。

当年为生产队去常州换菜籽油,如今已半个世纪过去了,在我早年做农民的人生记忆里留下了极深的印象。当年的情景,点点滴滴现在仍记忆犹新难以忘怀。

2020-10-09 2 2 镇江日报 content_99378.html 1 3 生产队换 菜籽油往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