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9月17日
第08版:法治周刊

多元解纷成效明显 万人起诉率全市最低

丹徒法院“一站式”建设见成效

本报记者 谢勇

本报通讯员 胡俊

近年来,丹徒法院顺应审判工作发展和深化社会治理改革需要,围绕争创全省“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示范法院”,不断更新理念思路,优化提升诉讼服务,推进纠纷多元化解,诉源治理初见成效。日前,省高院通报2020年上半年全省“民事行政案件万人起诉率”情况,丹徒区以42.66%为我市最低且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优化诉讼服务功能

遵循“为民、便民、惠民”原则,丹徒法院加快推进“一站式”建设。配备“智能云柜”流转系统和诉讼服务自助一体机,提供网上查询、网上立案、跨域立案、材料转交、远程接访、远程审判调解、24小时自助立案等现代化诉讼服务。

2019年以来,法院共为群众提供导诉、立案等服务14630人次,办理网上立案620件,通过网络、12368服务热线等途径答复群众留言1567人次。对符合条件的100%及时予以登记立案。通过邀请高校老师授课等方式开展现代服务理念及服务礼仪培训,与时俱进提升诉讼服务品质。

深化案件繁简分流

丹徒法院制订完善《关于民商事案件繁简分流工作实施方案(试行)》,建立“立案初筛+速裁复筛”的“双筛查”模式,设置专门程序分流岗,由专职程序分流员对诉前调解未成功的案件根据案由、诉讼请求、诉讼标的等情况进行识别分案,将一审民商事案件作为简案分流入速裁快审程序,进行类案集中要素式审理,初步实现“轻重分离、快慢分道”。

全院先后组建5个案件速裁团队,负责办理简易民商事案件。研究制定分流部分民事案件的意见,进一步优化审判资源。2019年以来法院共审结民事速裁案件2464件,占结案总数的47.9%,案件平均审理天数53天。同时,加强“一站一室”建设,设立律师法律服务站,全面落实公益律师提供法律咨询、参与诉前调解、化解信访矛盾机制。完善非诉讼服务中心和诉讼与非诉讼对接中心功能,依法有效分流非诉讼纠纷,提高诉前调解案件数量和调解成功率,持续保持新收民事案件下降趋势。

提升诉调对接实效

目前,丹徒法院派驻人民调解工作室7个,常驻人民调解员8名,另有47名特邀调解员。今年以来,针对新冠肺炎疫情给办案带来的影响,各派驻人民调解工作室积极采取互联网、微信、电话等多种方式开展诉前调解工作,1至7月,通过江苏微解纷系统收案110件,调解成功32件,其中有2件通过远程视频进行调解并成功结案。法院派驻的人民调解工作室、人民调解员数量和调解案件数量均居全市法院首位。丹徒法院还着力构建“半小时”法律服务圈,在镇、街道社会服务管理中心设立诉讼服务站,全面推进巡回审判点建设。与区委政法委联合制定出台《关于发挥“法官进网格”机制作用、推进“无讼村居(社区)”建设的实施意见》,按照“一员多格”配置,将全院30名员额法官与全区106个村(社区)、产业园区的网格员对接。

此外,从法院挑选16名以员额法官、法官助理为主体的优秀青年党员干警,通过担任村(社区)党总支(委)兼职副书记,积极参与、指导、协助基层组织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法解决疑难复杂矛盾;认真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将普法任务融入审判执行工作全过程,着力打造“蒲公英”普法惠民品牌,2019年以来,共开展各类法治宣传活动67场5139人次。

2020-09-17 多元解纷成效明显 万人起诉率全市最低 2 2 镇江日报 content_97046.html 1 3 丹徒法院“一站式”建设见成效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