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9月07日
第06版:未晚亭

陆晓龙:难忘抗美援朝洪元里战斗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本报通讯员 魏裕隆

本报记者 佘记其

现居丹阳云阳街道金色家园小区的退休干部陆晓龙已88岁高龄,在百万热血战士抗美援朝的时候,他还是一个17岁的少年。回忆起抗美援朝时期那段难忘的岁月,老人不禁感慨万千,思绪纷飞。

1951年,17岁的陆晓龙在丹阳珥陵大祥里村报名参军。出发当天,街上人山人海,红旗招展。经过部队集训和文化知识学习后,他成为一名通信兵。1952年9月,陆晓龙所在的23军69师部队到达朝鲜东海岸元山一带驻防。1955年,陆晓龙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那年他22岁。

保障指挥所与作战部队的通讯畅通是通信兵的职责所在,几乎每一次执行任务,抢修线路都是冒着枪林弹雨和飞机轰炸的炮火。

1952年10月,陆晓龙所在的部队在朝鲜东海岸牛达山、板桥洞等地区驻地集结。行军中,不断传来防空警报,还有敌人的飞机无目标地投下炸弹。部队只好每天晚上摸黑行军,天快亮时上山宿营。陆晓龙清楚地记得,“打仗时,子弹从耳边‘嗖嗖’而过,有的战士直接被打倒,有的趴在地上也被炸弹炸伤;不打仗时,就和战友们在战壕里或是防空洞里打个盹。一旦敌人打过来,再累再苦也要提起枪去打仗。”

1953年4月,部队动员参加洪元里战斗,陆晓龙跟随部队去敌人阵地前沿侦察,敌人阵地前沿架设的是半圆形铁丝网,而且铁丝上挂着很多罐头盒,一碰就会发出响声,根本无法跨越过去。因此,部队在铁丝网上安放了炸药包,便于在炮击的同时炸开一条冲锋通道。准备工作做好后,部队按照规定时间开始炮击,只见3发红色的冲锋信号弹冲上天空后,轰轰几声,就炸开了铁丝网的冲锋通道,战士们个个猛虎般地一跃而起,冲上了敌人阵地。

炮火延伸后,部队又组织第二次冲锋。一个排顺利地冲上去,占领了碉堡。连长为了保障通讯联络畅通,怕报话机被炸,命令陆晓龙与通信员到碉堡去进行联络工作,然而,当陆晓龙在碉堡外与指挥所通话时,一名通信员被敌人扔出的一枚手榴弹炸成重伤后光荣牺牲。

陆晓龙回忆说,他浑身都是被炸的灰土,左眼角也受了伤,鲜血直流,包扎后又继续与指挥所联络。此时,天已亮,敌人的侦察兵就要来了。陆晓龙又奉连长命令,带着9名轻伤员、押送1名俘虏从平康郡向蓬莱山前行。为了不暴露目标,陆晓龙只好穿越树林才顺利到达了指挥所。

攻打洪元里,20多分钟就结束了战斗,全歼敌人1个加强排。这次战斗,陆晓龙不仅保证了连长与指挥部的联络畅通,还顺利护送伤员和押送俘虏,受到了表扬,并荣立三等功。

抗美援朝的首次战斗,让陆晓龙终生难忘。1953年7月27日停战后,他随部队一直守卫在三八线上,历时5年之久,直至1958年3月才撤军回国。

转业后,陆晓龙回到丹阳,先后担任过丹阳市司法局副局长、丹阳市人民法院副院长。退休后,他自学电脑,运用自己专业的法律知识,免费为网友提供法律咨询服务。

如今,怀着对战争岁月的情感,陆晓龙一直保存着在朝鲜战场上的军功章、纪念章等几件物品,经常拿出来翻看。每次看到这些物品时,他仿佛又回到了那战火纷飞的年代。

陆晓龙说:“我们的幸福是用无数宝贵的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希望年轻人珍惜当下的幸福生活,努力学习,报效祖国。”

2020-09-07 2 2 镇江日报 content_95453.html 1 3 陆晓龙:难忘抗美援朝洪元里战斗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