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礼刚
隋炀帝修通京杭大运河,那时还没有小京口。小京口是由于古运河上漕运十分繁忙,常有堵塞之患,为确保漕运畅通,宋天圣七年(1029),从原石浮桥位置向北至江开凿了一条通江河,因为是新开凿的河道,因此,称此河为新河,又称府里河。又因成为漕河入江的常道,其入江口与大京口对称,又称小京口。《嘉定镇江志》记载:“天圣七年(1029)五月,两浙转运使言润州新河毕工,降诏奖之。”小京口开筑千年以来,不仅受到过皇帝的嘉奖,还在这段河道上建筑过坝、桥和闸。
小京口自开凿以后,历代地方政府都注重闸、桥建设。明正统元年(1436年)以蓄水而建坝。康熙元年(1662年)改建成小闸。1930年小闸拆除。建闸位置,邑人称之为小闸口。
1938年,在原小闸口处建造了一座跨运河连接大埂街的桥梁,桥梁为活动桥身,以便启闭而利舟行。桥梁1938年12月开工,1939年3月完成,取名新镇桥。因该桥建于小闸口位置,因此桥名又称小闸桥。1948年夏,江潮高涨,妨碍船行,遂将中孔拆除。1949年8月由地方人士自筹经费,将中孔跨度提高。重建后桥长18.3米,宽3.3米,桥台由块石砌筑。
小闸桥南建有一座利涉桥。利涉桥,一名浮桥,又称石浮桥,始建于明代,桥址在今京口闸稍南位置,东连新河街,跨通江新河,西接大京口北岸。《乾隆镇江府志》记载:“利涉桥在城西,知府潘一桂建。”潘一桂,是明代隆庆元年至四年(1567-1570)镇江知府。利涉桥先是木桥,后是一座青石砌筑的拱形桥,桥面由长约l米、宽0.3米厚的石板铺成,两边有十五级台阶,中间有车行的条石车道,桥栏和桥柱亦为石材。利涉桥东西两侧及桥中间的北侧,有小型的庙宇共计五座,砖雕石刻的神灵佛像供人供奉。桥顶上的神庙,又称狮子庙。旧时,船离开利涉桥后就进入长江,长江行船风险大,传说庙里神灵能保佑经过这里的船舶平安渡江,吉祥如意。所以,过往船民都来桥上烧香。这样一桥五庙的拱形桥,在我国建桥史上实不多见。
小京口临江还有一座桥叫作平政桥,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冬,常镇道陶森甲建。平政桥初建时为木质活动桥,1933年改建为钢筋混凝土桥,1934年1月建成。改建后的平政桥,上部结构为钢筋混凝土整体现浇三孔板梁,下部为钢筋混凝土排架桩。桥长41米,净跨30.1米,总宽13.5米,车行道宽7.9米,两侧人行道各宽2米,距离水面9米。在《建国方略》“建设内河商埠”一章中,利涉桥和平政桥皆有改造计划。
2000年长江路改造时重建平政桥。新桥分为南北两半桥,北半桥4跨16米,南半桥3跨16米。为装配式普通钢筋砼空心板简支桥梁,桥面连续,下部结构为桩柱式桥墩,钻孔灌注基础,桥台为双排柱式,桩径80厘米,2000年12月开工,次年8月竣工通车。
上世纪50年代初,小京口河底高程在3米上下,河口无闸控制,洪潮倒灌,每年要打坝防汛,无法引蓄。1957年11月2日,镇江地区和镇江市成立京口闸建闸委员会,12月4日在利涉桥、小闸桥之间开工兴建水闸,命名为京口闸。利涉桥和小闸桥因此拆除。
京口闸的规模为单孔节制闸,净宽8米,净高10.7米,闸底高程0.5米,闸顶高程11.2米,引排能力为80立方米/秒,配有21吨卷扬式启闭机一台。通航能力最大吨位60吨,年最大吞吐量35万吨。1958年7月下旬竣工。
京口闸作为水利枢纽建设,1996年整治古运河,又一次实施了桥、闸、站三位一体改造工程,1996年10月18日开工,2001年5月9日全部竣工。新建成的京口闸水利枢纽工程由节制闸、灌排两用潜水泵及管理辅助设施等组成。节制闸为单孔,净宽8.4米,闸底板高程-1.15米,节制闸为钢结构闸门。泵站装机两台套,装机容量2×155千瓦。新建公路桥一座。厂房地上建筑为5层。节制闸设计过水流量80立方米/秒,泵站设计流量2×3立方米/秒。工程具有防洪、排涝、冲污等多种功能。
小京口、闸、桥因河流漕运而变迁,记录了京杭大运河镇江段的历史,是研究大运河文化史实的佐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