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叙彬
明代宰相杨一清以“四朝元老,三边总戎,出将入相,文德武功”而名闻天下。他是在中国历史上值得大书特书的一个人物。
杨一清的墓地就在润州区的蒋乔卢湾村,位九华山路西侧,总体而言,还是在南山这个大的范围内。不远处就是京沪高铁镇江南站,来来往往的高速列车不时飞驶而过。
杨一清(公元1454-1530年),字应宁,号邃庵,别号石淙。其祖籍是云南安宁,成长地是湖南,晚年迁居镇江,直至去世。
少年成名的神童
史书记载,杨一清出生后,其父给儿子取名“一清”,以符名言“圣人出,黄河清”的意境,以“一清社稷”积极入世自我勉励。明朝中后期,这个王朝已开始走下坡路了,皇帝懒于朝政,一味依赖宦官,宦官乘机把持朝政的局面越来越严重。由于土地兼并严重,百姓的赋税和劳役负担繁重,社会危机不断出现。人心期盼政治清明,杨一清的父母以唐诗“冰壶见底清”之义,勉励儿子清清白白做人。
杨一清聪颖好学,幼年已博览群书,通读了四书五经,凡经史百家,典章文献无所不看,七岁就显现出非凡的才华,写出很好的文章。当地的教育官员视之为奇才,认为让他去当童生、读县学实在是多此一举,于是推荐其直接入京深造。
于是,朝廷把这个刚满十岁的少年破例送入翰林院读书。入学的头一天,老师们想考考他,老师出对:“杨花乱落,眼花错认雪花飞”,杨一清答之:“竹影徐摇,心影误疑云影过”。学师听后,笑赞“此子可教”。在京觐见时,成化皇帝得知杨一清向以“神童”驰誉乡里,有意试探其才华,亲自试诗赋五篇,杨一清下笔立成,帝深为嘉许;皇帝又即兴口出一联:“一间茅屋两先生,聚六七童子,教《百家》《千字》”,杨一清不假思索脱口而对:“九重金銮一天子,会十八学士,读《四书》《五经》”。皇帝脱口称赞说:“滇人善联”,这就是从杨一清开始有的滇人美誉。命内阁择师教之,指定湖南籍状元黎淳做他的导师。这位黎淳是朝廷声名卓著的文豪,他们情如父子,谊同乡亲。三年中师徒相伴,朝夕相处,“春风立遍庭前草,雪夜吹残帐里灯。”在黎淳的悉心教导下,少年杨一清的学业突飞猛进。
从此之后,杨一清的经历更是让人赞叹不已,中国考试史上的一个奇迹就此出现。乡试那天,杨一清牵着他爹的手来参加考试,同期考试的人看到这一景象,倒也不怎么奇怪,只是管门卫的堂官问他爹:“你考试怎么把儿子也带来了?”杨一清14岁乡试获第一名,18岁那年登成化八年进士第,21岁当京官,官职是“中书舍人”。
一生宦海浮沉,忧国忧民
杨一清曾任陕西按察副使兼督学,弘治十五年以南京太常寺卿都察院左副都御史的头衔出任督理陕西马政。后又三任三边总制。历经成化、弘治、正德、嘉靖四朝。杨一清一生历官五十余年,官至华盖殿大学士、内阁首辅,为明代中叶著名的政治家,他熟知边务,用兵如神,算无遗策,灵机应变,动合时宜,学识博雅,名扬天下。
明代曾有好几个宦官把持过朝政,刘瑾是其中之一。刘瑾利用武宗好玩好乐的特点,日进新奇的玩意,使武宗荒废了朝政,趁机掌握了军机大权。刘瑾得势后,加紧培植羽翼。他假传圣旨,让自己的私党刘宇、曹元等入内阁,把持了内阁大权。他独揽了大权,排除异己。以贪污边费的罪名将杨一清送入了大牢。后来还是在李东阳等人的营救下才得以获释。
这件事过后,杨一清决定铲除刘瑾。他利用宦官张永与刘瑾的矛盾。借张永之口向皇上告发了刘瑾,又借张永之手,诛杀了刘瑾。杨一清亦因此就任吏部尚书。
杨一清一生游历极广久治边境,忠君忧民,留心国计民生,所到之处,也多有题咏。他在描写山水的时候,常托物言志,抒发自己的抱负。在他的诗作中常将这种忧国忧民的思想表现无遗,这在历代重臣中甚为罕见。
他用诗句表达了他对大众疾苦的关怀。如:
十日阴无一日晴,满门苔色断人行。
潦伤空自伤禾稼,河挽应难洗甲兵。
客枕怕移沾湿处,邻家惊听坏垣声。
飞茅破屋知很多,不由忧时种种情。
他在描绘祖国壮丽山河时,彰显雄壮凄凉的个性,富于真情。如:
百尺楼房倚碧空,天地登眺几人同。
眼前忧乐谁无意,全国江山此最雄。
孤棹影冲烟浦外,浩歌声在水云中。
东流万里终归海,不尽狂澜砥柱功。
从这首写岳阳楼的诗中,我们能够感受到杨一清以天下为己任的志向和扑面而来的豪气。
在镇江焦山碑林,有一方杨一清的《咏焦山》诗刻,历来为文人学者所重视。全文如下:
洞口孤云面面生,百年身世坐来清。
一般月色金山寺,十里烟光铁瓮城。
江阁雨余秋水阔,海门风定暮潮平。
青衫潦倒虚名在,耻向沙鸥问旧盟。
杨一清的书法学颜鲁公,颇得其法,字如其人,钢筋铁骨。焦山碑刻博物馆的这一方石刻手迹闻名海内,是杨一清书法中的精品。
杨一清的著述可分为两类:一类散文,大多为奏议,如《关中奏议》《督府奏议》《纶扉奏议》《吏部献纳稿》《吏部题稿》《文襄石淙集》《通家杂述》。这些著作在关切国计民生、整治边防、革除弊政等方面有许多切实的建议,表现了杨一清的政治眼光和治理才能。另一类是诗歌,其代表是《石淙诗稿》,为其门生李梦阳编,有李东阳、李梦阳、康海等人的评点。
和镇江很有缘分
杨一清与镇江很有缘分,明成化七年(1472)年,杨一清父丧镇江观音楼巷圆通庵,无力归葬云南。故杨一清致仕后,为其父母守墓之便,遂迁镇江定居。
杨一清尽管位高权重,但仕途颇为坎坷,可谓宦海沉浮。他曾三次退休,55岁被诬入狱,77岁高龄时又再次受诬,被除名查处,三起三落,历尽沧桑。
晚年,杨一清被谗言击倒。被削职为民,回家闲居,寄情山水,经常偕友人同游焦山的。《焦山诗汇》中收有他咏焦山的诗作十余首。
“莫怪居人夸胜地,分明此景是蓬壶。”
“海云堂深白日晚,清风水面生微寒。诗成浩歌放舟去,留向他时作画看。”
“八年不到焦山寺,今日重来一老翁。新渚忽生波岛外,旧题多在薜萝中。”
焦山建水晶庵时,他效仿东坡留下玉带作“镇山之宝”。他曾在丁卯桥修建宅园,名“石淙精舍”。他对镇江的一草一木有着浓厚的感情,非他人可比。
史料记载,杨一清的晚年郁郁寡欢,痛苦凄凉,结局相当悲惨。他又气愤又悔恨,说:“老矣,仍为孺子所卖。”居家不到一年就背疽发作,很快就死去。临死时,他不忘申辩,给嘉靖留下遗书说:“身被污蔑,死不瞑目。”
1530年,杨一清在镇江病故,葬在南郊,可谓“青山有幸埋忠骨”。杨一清死后18年,也就是嘉靖二十七年,嘉靖这时42岁,良心发现,觉得对杨一清的处理不公平,又为他平反,恢复了他的名誉与官职,而且赠太子太保衔,官升一级,谥号“文襄”。
记得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儿时的我随家中长辈去南郊祭扫祖坟,每次都要经过一处有石人(翁仲)、石马的地方,现在想起来那就是杨一清的墓道。当然,几十年过去了,这一切都几乎湮灭不存。
杨一清究竟是何方人氏,是学术界争论不休的话题,如今各地争抢历史名人已屡见不鲜,我非历史学家不想去考证此事,只觉得各种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通观杨一清一生的经历,他生于云南安宁,长于湖南巴陵,老于江南镇江,晚年的杨一清就自号为“三南居士”。
明朝大学士李东阳曾写了一首诗赠送杨一清:“君本滇阳人,还生岭南地。巴陵非故乡,京口亦何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