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佘记其 通讯员 赵理章)华灯初上,三五成群的居民谈笑风生,五颜六色的霓虹灯绚丽夺目,美丽的大棕树颇具南国情调,南来北往的船只有序穿行……今年7月底,随着苏南大运河丹阳吕城镇集镇段1500余米长的南岸风光带建成后,银河般倾泻的古运河岸与古色古香的回迁安置房建筑,再现“一河渔火”的古运河独特韵味。吕城镇居民张光平十分惬意,“我们在这里散步,不仅能欣赏到美轮美奂的梦幻奇景,更能感受到千年古镇的文化魅力。”
吕城镇作为丹阳市四大文明古镇之一,苏南大运河丹阳吕城镇集镇段南岸,昔日民房参差不齐、环境落后。如何利用苏南大运河“四改三”改扩建工程的机遇重振北宋时期商贸重镇雄风?怎样把古色古香元素巧妙地“植入”河岸滨水空间?吕城镇利用精雕细琢“微景点”,扮靓美丽大运河,让古镇颜值更高、气质更佳、韵味更浓。
“精雕河岸滨水空间,需要‘绣花功夫’,更需要‘工匠精神’。精雕细琢最为考验毅力,也最能体现一座古镇的品质。”丹阳市吕城镇党委书记曹俊介绍,为传承发扬运河文化,积极响应“生态文明”建设,该镇全面深入地开展苏南大运河吕城镇集镇段南岸滨水空间“绣花式”改造模式,使古色古香元素全面融入河岸公共治理,逐步实现大运河吕城镇集镇段南岸一步一景、宜人宜居的绿化环境。
“绣花式”的回迁房建设和公共空间治理离不开精准化规划设计。2013年,吕城镇启动了大运河“四改三”安置房建设,邀请专业人士规划设计,在对苏南大运河吕城镇集镇段南岸1-7段安置房341套回迁房及公共空间治理的规划建设中,吕城镇对所有的回迁房外部采用江南水乡传统风格的建筑形式,同时,对小区道路两侧、空闲场地进行绿化规划,满足居民对空间绿化的要求,努力营造出“房在绿中、人在画中”的居住环境。
如何精雕细琢公共绿地的节点?吕城镇就以“文明古镇、江南水乡”为主题,加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融合了吕城镇的由来和三国时期东吴大将吕蒙在此屯兵筑城的故事,从细节上融入了文化,增添了文化特色。同时,在错落有致的回迁房的楼与楼组合的公共空间里,按照开敞通透、层次分明的规划设计,每处节点不仅栽植了南国情调的大棕树,还栽植了美人蕉、紫娇花、玉簪等寓意和谐、美好的20个品种宿根花卉以及黑松、铁树、金森女贞球、红花继木球等乔灌木,通过主景造型树和景石的衬托,用优美的曲线勾勒出古镇河岸灵动的花境,使居民在休闲散步欣赏美景的同时,尽情徜徉在吕城古典文化的海洋里,品味历史。
记者看到,从东到西约1500余米长的苏南大运河丹阳市吕城镇集镇段南岸风光带上,吕城镇结合了大运河以及该段道路原有的历史文化,除了河道边栽种了一排杨柳树外,紧挨岸边护栏下还铺设了一条人行道,方便居民散步,旁边的绿化带里则种植了品种多样的树木和花草。
另外,绿化带每间隔15米左右、回迁安置房的屋顶屋檐上,都安装了与古镇风貌相匹配的亮化设施。绿色通道、生态走廊的公共空间景观随处可见,行人们时常驻足观看品味,有的还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苏南大运河丹阳吕城镇集镇段南岸风光带的建成,不仅给周边居民提供了一个散步休闲的好去处,也正在改变一个运河堤岸村庄的过去,创造一村人的小康生活梦想。目前,341套回迁安置房已经全面交付。
“以前这里的居住环境,与现在真的没法比!”住在精心装修的回迁安置房里,何国民谈起过去直摇头。随后,他当起导游,领着记者走了一圈,每走一步,他就竖起大拇指,不时“点评”几句,最后他激动得直说,“你要是晚上来,你肯定流连忘返,因为实在太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