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景曙
就业,一头关乎发展大局,一头连着千家万户。它是经济“晴雨表”、社会“稳定器”,是财富之源、民生之本。
今年伊始,疫情突袭。经济运行遭受严重冲击下,就业形势面临极大挑战。4月17日,中央层面审时度势,及时做出“六保”决策部署,排在首位是“保居民就业”。
常态之下,促进就业本就是各级政府的中心工作之一;非常之际,“保就业”更是由上而下的一场紧急联动。始于疫情之初,镇江就积极应对,在“第一时间”全面打响了就业保卫战。
“稳就业保就业”,谋划先行、政策推动。市人社局劳动就业管理中心主任庄志南介绍,今年2月份,我市相继出台了《关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支持企业共渡难关的政策意见》《关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企业用工和就业服务工作实施意见》《关于加快落实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有关工作的通知》《关于落实四类服务业企业应急稳岗返还政策的通知》《关于疫情防控期间支持企业组织新录用员工开展岗前培训的通知》等一系列相关政策文件。一个月之内密集出台这么多与就业相关的政策文件,前所未有,“而且规格高,可操作性强”,对此,市人社局就业促进处处长杨建国深有感触。
全市各级人社部门是“稳就业保就业”责无旁贷的主力军。3月初,市人社局成立了分别由6位局领导牵头的6个工作专班,对全市“三必需”企业以及60家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企业派驻专员,挂钩解决用工难题。杨建国介绍,以前在开展服务活动中,他们也组建过“工作专班”这一形式,但是,6位局领导同时牵头,“史无前例”。
此间,市人社局以所获第一手精准信息,形成了《疫情影响下就业形势分析》和《疫情影响下创业形势分析》两份重要报告。3月23日,市委书记马明龙在《就业形势分析》上批示“对策建议很好”。
“六保”的当务之急是保就业,庄志南认为,因为就业决定收入,收入决定消费,而消费是拉动增长的重要基础力量。庄志南进一步解读,“六保”中有4保其实都与保就业存在多重逻辑关联:“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便是“保市场主体(企业)”,企业是提供就业的载体;而“保居民就业”,是“保基本民生”的题中应有之义。
保就业,首要在稳就业;稳就业,赖于企业尽快复工复产。助推复工复产的进程中,市人社局多措并举,及时与安徽亳州等若干城市签订了员工健康互认协定,全市各级人社部门先后为企业组织了75次包车(机),点对点从陕西、贵州、云南、内蒙古、安徽等地接回近2000名员工返岗,并通过远程面试招引来镇务工人员7000余名。
2月28日傍晚时分,当一辆从千余公里外陕西蒲城开来的大客缓缓驶抵厂区时,句容协鑫集成科技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招聘专员李道百感交集,这是当地人社部门为他们安排的第一趟远程员工包车,接回了13名员工,大多数为返岗老员工。一趟又一趟,人社部门仅为这家企业就先后安排了4趟包车、接回员工40余名,所有费用全由政府承担。(下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