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徐鹏飞 徐蕾 继业)从14日夜里开始,我市出现了大雨,局部暴雨天气,这也是入梅以来我市遭遇的第八次强降雨。目前全市有3500多位巡堤人员奋战在各处江堤洲堤上,各类应急抢险物资前置到位,抢险救援人员24小时待命作好准备,各项应对工作平稳有序,我市内部河湖汛情总体平稳,但长江防洪形势依然严峻。
15日,全市62个雨情自动站监测显示:9个站是暴雨,52个站是大雨,1个站是中雨。全市面平均降水43毫米,镇江市区达到44.4毫米、最大点雨量在丹阳陵口镇,为72.1毫米。尽管雨水较大,但来水开始趋缓。市防办最新数据显示:15日我市长江段大通流量为78300立方米每秒、较常年平均偏大6成,但比前一天的81500立方米每秒有明显下降。镇江汽渡站15日的高潮位为8.27米、超警1.27米,天文潮已转潮。
防汛当头,不能有丝毫麻痹大意和松懈,在镇江新区姚桥镇的西沙岛附近,记者看到,这里已定岗定段,工作人员正不间断地进行巡查。据了解,西沙岛位于长江夹江,面积大约在900亩左右,堤岸长度大约为2500米。岛上没有居民,但因进行水产养殖有养殖户76人。而遵循先人员后财产、就近安全的原则进行疏散,岛上剩余的39名作业人员早在14日前就已全部撤离。
镇江新区人武部部长朱小兵介绍,目前,他们安排了一个连的应急抢险队伍随时待命,120人不间断巡堤,附近乡镇也都分别配备了30人的应急排,防汛工作人员每天还定点使用无人机进行全方位观测。
而在扬中市新坝镇新宁村南13组段的一处隐患点,记者看到,蓝色的责任牌已经竖立起来,负责人员一一公示。技术负责人杨全福告诉记者,7月8日,他们在组织自查时发现此处发生渗水险情,虽然渗出的只是清水,他们还是高度重视,立即组织成立了工作小组挂牌作战,24小时安排专人巡查。杨全福解释说,这一地段因是周边最低洼的地段,地基含水量较大,加之近日连续降雨,导致来水量偏多。目前,已进行应急处置,渗水现象在可控范围内。
据了解,目前市防指7个工作组已在各地开展工作。巡查中也发现一些小险情开始出现,其中扬中市三茅街道兴阳村堤防100米散渗,八桥镇八桥村堤防60米散渗、1处集中渗漏,目前都已处理。丹徒区江心洲五套村95大堤背水坡发现200米纵向裂缝,经开挖,裂缝较浅,堤脚未发现明显隆起及渗水现象,将高度重视,继续加强观察巡查。
市防办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当前尤其要深刻认识防汛工作的长期性和复杂性,不能疲惫懈怠,要杜绝经验主义和侥幸心理作祟,加强监测研判和预报抢险。目前我市内部河湖水位略涨,仅句容河(赤山闸下)10.39米、超警0.89米,其余河湖水势平稳。而109座在册水库中有1座中型水库——墓东水库和24座小水库达汛限水位溢洪。
15日,市预警发布中心发布了2020年度第4号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预计16日夜里到17日还有一次降雨过程,未来3天我市发生崩塌、滑坡地质灾害的风险较高,为黄色预警。相关部门要加强防范,注意安全,防止次生灾害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