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琼霞
本报通讯员 付泓润 张亮
“感谢人民调解员的辛苦工作,爸爸虽然已经不在了,但你们的关心让我们子女备感温暖。”日前,28岁的李某对姚桥镇人民调解员的工作表达了深深的谢意。
据了解,今年5月中旬,李某的父亲在工厂上班期间,感觉身体不舒服停工休息后至医院就医,几天后因病去世。李某找到企业商谈相关补偿事宜。因具体补偿金额双方一直僵持不下,于是李某来到姚桥镇政府请求人民调解员介入。人民调解员来来回回与双方沟通,最终在一周后双方签下和解协议。
“人民调解工作,既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防护堤’,也是密切干群关系的‘连心桥’,更是一件件做到群众家门口的‘贴心事’。”姚桥镇政法委员付泓润告诉记者,近年来,姚桥镇在追求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生态宜居的背景下,高度重视人民调解工作,始终将其作为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群众切身利益、乡镇振兴飞跃的大事。
“姚桥镇围绕人民调解员队伍、工作场所及业务水平建设,不断推进人民调解工作质效提升。”付泓润介绍,姚桥镇现有专兼职调解员52人,通过完善镇村两级人民调解委员会,组建由职能部门、公安民警、法律顾问、乡贤代表、退休干部等构成的专家智囊团,专家团成员13人。镇村两级配备办公场所、档案储柜、标识标牌,为人民调解工作顺利开展搭建平台阵地。专门制定标准化的操作规范,实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姚桥充分发挥儒家故里文化优势,着力打造‘和’调解品牌。”在矛盾调解过程中,姚桥镇牢牢树立“和”文化理念,以家风引领乡风,开展“五好家庭”“好婆媳”“新乡贤”评选,打造法治文化广场、法治长墙,让“和”的氛围越来越浓、入眼入心,将化解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内化为全镇干群的自觉行动。
“人民调解工作最终目的是让社会公众能够知礼守法、向善向好,让社会风貌清新和谐。”在矛盾化解过程中,姚桥镇坚持成效导向,确保真正有用。人民调解从配角转变为主角,村居调解干部及时把各种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在萌芽状态。据统计,今年来民间矛盾转司法诉讼案件及信访案件数量分别同比下降8%和10%。
与此同时全镇上下以“老娘舅”的身份和“店小二”的态度排查矛盾、调解矛盾、终结矛盾,得到了广大群众的认可和肯定。截至5月底,今年全镇累计调处矛盾196件,化解信访、复杂案件13件,调处成功率达92%,回访满意度9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