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2020年07月03日
第01版:头版

用知识滋养大地 以淡泊守护初心

——追记镇江市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室原主任糜林

沈峥嵘 叶真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在带领农民致富路上,糜林一生实干,科技兴农,淡泊名利,奋斗到生命最后一刻。他是江苏520万余名党员中的一分子。他说,自己的每一天都很平凡。但正是用每一天看似平凡的不平凡,糜林连缀起丰盈又淡泊的一生,树立起一个基层科研工作者勇于担当默默奉献的人格丰碑。”

——记者手记

2月17日,句容种桃大户王巧娣匆匆赶到医院看望糜林。看到病床上裸露在外的双脚时,王巧娣震惊了:“平时只知道糜主任手上有厚厚的老茧,没想到他脚上的老茧更厚,足足有一公分。”厚厚的老茧,真实记录着镇江市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室原主任糜林33年来在田间地头、风里来雨里去的风尘仆仆与坚实足迹,更体现了一位知识分子扎根大地,为农民奉献一生的真挚情怀。

从一片叶子就能瞧出病害——

“农业科研人员先要学会当农民”

糜林的床头,放着一沓日文版果树栽培类专业书籍。女儿糜蓉说,父亲研究最新果树种植技术到达痴迷的程度,回家再晚,临睡前他都要读上几页。在日本农文协电子图书馆,糜林至今仍保持着一项纪录——日本本土外专家访问阅读量第一名。

上个世纪80年代,糜林发现,日本的地理条件与镇江类似,且水果种植技术有着良好的积淀。于是,糜林每天收听1小时收音机节目自学日语,学习日本栽培技术。1995年,他前往日本研修,扎扎实实学了一年。糜林常说:“日本的品种技术,不能原版原套拿过来就给农民用。我们要在自己的试验田里先消化吸收再创新,之后拿给农民。这样他们就可以少走很多弯路,减少损失。”

2019年7月的一天,一个农户急匆匆来到镇江农科院求助。他手里拿着一片叶子:“家里无花果这是生了啥病?”糜林接过叶子一看,十分肯定地对农户说:“炭疽病,是湿度大导致的,从下往上发病。”没等农户继续开口,糜林继续介绍防治方法。“技术这方面不用担心,不懂的可以问我,我免费给你提供技术支持。”

当农民拿不准种什么苗、怎么种时,糜林总说:“有我在,你们放心!”同事李金凤说,糜主任在农民心中就像是“定海神针”,什么困难找上他都能解决。

去年10月17日全国“扶贫日”,糜林带队走进丹阳市杏虎村开展技术扶贫活动。桃农范忠带着问题来了:“家里桃树上总有小木屑,是什么病虫害?”糜林立即判断这是天牛虫害,并告知解决办法。

在农民眼里,糜林总是这样的形象。一身素衣,皮肤黝黑,戴着大草帽,背着沉甸甸的布包,里面装的是锯子、剪刀和日文字典。为什么戴草帽?(下转2版)

2020-07-03 ——追记镇江市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室原主任糜林 2 2 镇江日报 content_85737.html 1 3 用知识滋养大地 以淡泊守护初心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