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胡冰心 本报通讯员 刘春
实训室里,一双双眼睛紧盯电脑屏幕,学生们在师父的带领下,用时下最前沿的设计软件草图大师、3Dmax等设计家装图;客户家中,年轻的面孔在导师的带领下实地学习量房、记录,俨然一名“久经沙场”的老设计师;在学校,行业内企业纷纷慕名前来,“学徒”们成了抢手的香饽饽。这就是镇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建筑室内设计专业的全省首家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朵漫班。
近年来,根据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发展方向,镇江高职校紧紧围绕地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大课题,探索“现代学徒制”的落地生根发芽,让“现代工匠”薪火相传。
培育“匠心”,推进校企合作模式改革
今年17岁的李星萍是朵漫班2018级学生,虽然年纪尚小,但对于建筑室内设计的专业知识和画图、建模、渲染软件,已轻车熟路。她在建筑室内设计专业读完一年级后,经过遴选考试,脱颖而出,顺利进入朵漫班学习。“相比于基础的建筑室内设计专业学习,我们现代学徒制试点班的教学,采用的是3+2的授课模式,即3天专业课授课,2天基础课授课,前者由企业的导师进行实训项目的实操教学,后者则是我们学校的老师进行基础内容的教学。”朵漫班班主任、毕业于江苏大学艺术设计专业的硕士鲍澄澄介绍。
2017年6月,镇江高职校建筑室内设计专业申报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获批,该校以“现代学徒制”试点为契机,与省知名企业——江苏朵漫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现代学徒制(建筑室内设计专业)试点协议,联合培养家居设计人才。在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中,校企投资建设了2600平方米的“艺术设计与制作项目中心”引企入校,通过双向选择,择优录取,将部分优秀学生吸引进来,探索“职业岗位对接,项目包引领,工作室制教学”人才培养合作方式,实现教学内容和职业能力的有效对接。
在朵漫班里,签订学生、家长、企业、学校四方协议,从制度上保证各方都能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和潜能,创新合作,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下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