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周迎 本报通讯员 何东兵
日前,我市一起“鱼腥味”小麦事件引起关注,收获的小麦闻起来有鱼腥味,导致卖难。那么,为何小麦会有“鱼腥味”?这样的情况如何避免再次发生呢?
事情发生在丹徒区宝堰镇李家边村,6月初,种田大户袁永林、孙宏凤夫妇收获的1.5万多公斤小麦,因有“鱼腥味”导致销售受阻。得知消息后,农业部门及时赴现场进行鉴定,同时派出栽培和植保技术人员现场踏田调查,确定发病程度,并积极帮助联系农业保险部门,通过保险理赔,适当降低农户损失。同时,通过积极联系拥有先进加工设备的收购企业,进行有效对接,小麦得以降价销售。
种在农田里的小麦为何会有“鱼腥味”?其实,罪魁祸首是一种名为腥黑穗病的“病害”,该种病害发生以后,不仅会对小麦产量造成损失,而且小麦带有鱼腥味直接影响销售。据了解,小麦腥黑穗病属于典型的种传病害,病菌主要附着于种子表面或者土壤中进行越冬和越夏。如果上年小麦发生腥黑穗病的田块,土壤里就会含有病菌,如果上年小麦没有发生腥黑穗病的田块,那么病菌来源主要是种子。小麦播种后,如果种子或者田间带菌,病菌就会从芽鞘侵入并形成危害。
此次袁永林夫妇遭遇的“困境”,一方面是因为病害的发生,另一方面,也是受制于传统种植方法的“拖累”。据农业部门技术人员调查发现,今年少数农户田块发生的小麦腥黑穗病,主要是由两方面原因叠加造成的,一是农户使用了自留小麦种,制种田块田间检验较严格,一般种子不会带菌,而自留往往难以保证;二是农户播种时直接白籽下田,未采取药剂拌种处理,一旦带菌发病,无法抑制发生。
其实,袁永林夫妇的遭遇并不是个例。近年来,小麦腥黑穗病在我市乃至全省每年均有不同程度发生,由于采取了科学药剂拌种处理,大面积控制效果还是比较理想的。但由于个别种植户存在惜本思想,不仅选择自留小麦种,而且也不采取药剂处理,最终带菌田块就不可避免有一定程度发生,一般田块穗发病率在5%左右。据全市后期系统调查,今年小麦腥黑穗病发生面积累计2135亩,约占全市种植面积67.31万亩的千分之三。
那么,针对这种腥黑穗病,如何防治才是最有效的呢?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给出了答案,“根据小麦腥黑穗病发病特征,今后农户可通过以下途径预防腥黑穗病发生:一是如果今年腥黑穗病发生较重的田块,由于土壤中已经带菌,可以通过休耕或者轮作油菜等其他作物;二是在小麦种子选择上,尽量选择正规的优质包装品种,不要选择自留种;三是小麦播种时选择6%戊唑醇种衣剂(立克秀)进行药剂处理后再播种,能有效抑制腥黑穗病病害的侵染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