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婆娑的细雨滋润着春夏之交的田野,全市乡村振兴现场观摩推进会如期在镇江大地上展开,市领导和各市、区、各级、各部门的主要负责同志怀揣信心,分11条线路奔赴全市各个乡村振兴的现场进行观摩。走村道,入田头、进园区……每到一处,与会人员或认真倾听,或凝神思考,或轻声交谈,就如何打造宜业宜居宜游业态,引领乡村全面振兴?如何建强基地创品牌,培强龙头促增收?如何实现院园联动,融合发展?……详细了解先进做法,汲取着成功经验。推动乡村振兴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盎然生机正在广袤的田野勃发。
产业兴旺 集聚新动能
推动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落脚点。在丹阳江苏江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流水线上车间工人正在紧张忙碌着,观摩人员边走边看边听,被眼前这家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展示出的工业化场景所震撼,大家表示“把发展壮大产业放在首位,把促进农民致富增收作为根本出发点,这里实现着一二三产融合,达到了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效果”。
在句容后白镇古村,南京农业大学句容草坪科学试验站与草坪标准化示范区也让人眼前一亮,现场绿草如茵,一台台臂展五六十米的自走式大型喷灌机如同飞翼般向两侧自由舒展,不仅喷水均匀,灌溉质量高,更节省了人工成本,降低能耗。这个校地共建、政企合作的现代草业科技综合示范园区已通过省级农业标准化试点验收。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局长陈跃生认为,未来配套科研培训、户外拓展、运动赛事、文化旅游等服务,园区可打造成康体养生运动高度集聚的“运动小镇”。
同样,在镇江新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和姚桥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在中储粮镇江粮油有限公司18万吨浅圆仓项目建设工地,在省级农业龙头企业恒伟供应链公司,在镇江高新区五峰茶场,在思泊丽(春湶)现代农业项目……产业兴旺的“镇江故事”正在不断上演,高标准、高科技、高投入、高回报的现代农业理念正致力实现着农业生产标准化、集约化、规模化、装备化和设施化发展,打造出一流的现代化农业示范园区和一流的农业龙头企业。
精准扶贫 打赢攻坚战
乡村振兴的全面小康路上,一户也不能落下。自全面拉开脱贫攻坚战以来,全市上下众志成城,坚决挪穷窝、拔穷根、换穷貌,顺利地完成了一项项艰巨的任务。
丹徒区荣炳盐资源区所辖5个行政村,原来均为经济薄弱村。他们通过打造强村富民的物业经济园,建成了14栋标准化厂房和一栋综合楼。目前厂房全部出租,每栋厂房的年租金为15万元,还可解决100多名当地劳动力入园就业,取得了强村与富民的双赢局面,目前已实现全部脱贫。无独有偶,高资街道水台村通过打造有机大米、茶叶、苗木、凤头鸭等品牌,大力提升村集体经济收入,2019年达到了142万元,早早就甩掉了贫困的帽子。走在乡间的路上,观摩人员看到了农村翻天覆地的变化,看到农民的幸福笑脸而倍感温暖和信心!
而在句容茅山镇何庄村的高标准农田工程现场,已经平整好的土地绵延向远方。该项目是省农业农村厅批准建设的8个生态型高标准农田建设试点项目之一,也是全市首个与乡村振兴相结合的高标准农田示范样板工程,建设面积1万亩。
项目完成后,将由村集体的合作社经营,而农民的利益也更有保证,土地流转费用从一年每亩600元提高到1200元,还会有年终分红。(下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