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强市大会擂响了“镇江跑起来”的战鼓,丹阳作为镇江县域经济的排头兵,怎样做到“大有大的样子”“强有强的担当”?丹阳市委书记黄春年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将认真贯彻落实全市产业强市大会精神,咬定产业强市战略不动摇,坚守实体经济不放松。落实马书记调研丹阳时的讲话要求,强化“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等不起”的紧迫感,提振精气神、跑出加速度,全力构筑实体经济的“丹阳板块”,为产业强市落地见效、高质量发展追赶超越作出丹阳应有的贡献,展现产业强市的丹阳担当。
问:大会强调,项目是产业强市的“牛鼻子”,必须牢牢扭住不放。丹阳在大项目招引和落地上如何实现重大突破?
答:丹阳将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紧盯工业固投100亿以上的目标,健全重大项目建设、要素高效供给等制度,把重大项目招引建设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头版头条”,跑出项目建设的加速度。一方面,抢进度、重实效,确保在手项目高效推进。重点围绕42个镇江市级重点产业项目,加大力度解决要素保障、手续办理等问题,推动项目快达产、快见效。另一方面,重谋划、强招引,重点围绕特色主导产业,绘制产业图谱,瞄准头部企业,做好产业链招商,全力引进3-5个总投资30亿元左右、行业领先的优质项目。进一步健全“5+1”的招商专项组,加大项目招引考核力度,形成比学赶超引项目的浓厚氛围。
问:“载体提升”是产业强市大会上提出的“六大重点”工作之一,丹阳下一步在园区建设上有何具体动作和作为?
答:今年,我们将进一步加大载体提升力度,加快出台制造业园区建设工作实施意见,按照“一年打基础、两年抓建设、三年见成效”的总体考虑,强力推进园区布局优化和产业集聚。加快推进万洋产业园建设,确保一期203亩5月份能够开工建设,搭建中小企业集聚平台。变“项目等地”为“地等项目”,为重大项目腾出发展空间,提升园区承载能力。
问:大会强调要推动金融资源精准配置到制造业“主战场”。丹阳如何将“金融活水”注入实体经济?(下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