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这片鱼塘里都铺上了塑料薄膜,薄膜上还覆盖了绿网,这样池塘两边的泥土就不会被雨水冲刷进鱼塘了,延长了清塘的周期,同时也能将养鱼池中的微生物细菌和鱼隔离开,保证了鱼更好的生存环境。”“五一”小长假期间,丹徒荣炳盐资源区胜利村的丁锁虎没有闲着,依旧和妻子在自家的农场里忙碌,给鱼塘换装,准备水稻育秧,近100亩的农场里,到处是他们忙碌的身影。
开车来到胜利村,再跟着丁锁虎的电动三轮车在有些坑坑洼洼的泥土路上行驶了10分钟,一条清澈的小河映入记者的眼帘,蜿蜒清澈的河水,映着周边的树林和远处的山丘,一种静谧感油然而生。一座漆白的小桥横跨水面,连起了丁锁虎家与外界的通道,过桥之后,就能看到一块占地15亩的鱼塘,鱼塘岸堤上绿色的布网格外显眼。
“你别看现在这块园子建设的样子,以前完全是一块荒地,我们夫妻俩花费太多心血了。”丁锁虎的思绪回到2000年,为了就近照顾父母子女,在外打工的夫妻俩回到了老家胜利村,在村干部的帮助下,夫妻俩和村里签了30年的租赁合同,包下了这近100亩的土地。“当时,这块地里杂草长得齐人高,白天进去都害怕。除草,修路,挖鱼塘,我们把在外打工挣的3万元陆续全部投入进去,最困难的时候,孩子上学的钱都是找亲戚借的。”
挖鱼塘养鱼,开荒地种粮,从2001年到2009年,丁锁虎和妻子在农场里埋头苦干,但由于缺乏经营经验,收入微薄,甚至有好几年还是入不敷出。“那时候真没想到这么辛苦,种水稻也赚不了几个钱,还都投入到鱼塘里去了,过年过节都没钱,就靠农场里自养的鸡鸭撑面子。”
随着养殖技术的进步和对市场的熟悉,丁锁虎夫妻俩的生活逐渐好转。到2013年,农场的鱼塘从1个增至3个,养殖面积近70亩,水稻种植面积缩减了一半左右,再加上苗木和果树种植,简单的“加减法”,让夫妻俩的年收入从负数增至8万多元。“辛苦总算有了回报,这让我们对未来有了信心。”
水产养殖逐渐走入正轨,丁锁虎夫妻俩合计着准备给农场增加额外的收入来源。通过外出学习,他们决定种植苗木和果树。“苗木有榉树、樱花树等。果树是水蜜桃和梨树,一起种了20亩。苗木长成树,算是对未来的投资,果树是给周边村民和前来钓鱼的游客免费采摘的,不收钱。”
质朴的发展理念,是丁锁虎坚守的初心。农场每年的经营性收入,都继续投入农场之中。“种粮要买收割、插秧机械,鱼塘的养殖设备也要更新,鱼的销售是夏天一网、冬天一网,价格好的时候再多拉一网,每次拉网要雇不少人工帮忙,人工工资也要付不少。”丁锁虎说,今年他59岁了,但依旧觉得未来有奔头,他还会继续坚守在这里,经营农场,一直干到70岁。本报记者 周迎
本报通讯员 滕士安 孙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