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城市华灯初上点亮万家灯火时,当疫情的阴霾逐渐散去尽情拥抱春天时……还有你并不了解的一群人,他们为城市的安全默默守护,没有辞藻华丽的誓言,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他们穿梭于昆山、镇江之间,守在国门前线,将入境返镇人员安全接驳、护送回家。
一句句温暖人心的“欢迎回家”,一趟趟全程无缝衔接的接驳转运,一封封留学生及家长的感谢信,背后是说不尽的温情和汗水。他们动情地说:“只要山河无恙、国泰民安,便是他们所有付出的意义所在!”
3月的最后一天,记者赴昆山走进这群守护境外疫情输入防线的最可爱的人——我市涉外防控协调组昆山专班。
一句句“欢迎回家”
让他们泪奔
根据我省涉外防控协调组统一部署,我市涉外联防联控专项指挥部总指挥、市长张叶飞抽调精干力量,关口前移、精准防控,统筹协调疫情严重国家自沪入镇人员接转工作,筑牢境外疫情输入防线。
“在国外,学校让我们立即走,当地酒店不接纳我们,居民也赶我们!”3月20日,3名女留学生刚在虹桥机场下飞机,就被早已在此等候的申旺接上车。一句久违的“欢迎回家”,留学生们激动的泪水夺眶而出。“一句‘欢迎回家’,妈耶,我哭了!”留学生们纷纷在自己的朋友圈里这样记录。申旺是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支队二级警长。
大巴车上,他贴心地让穿上防护服的留学生们间隔坐,由于十几甚至几十个小时的长途转机、机场7个小时左右的入境检验,留学生们显得有些紧张和疲惫。“你们这些帅哥美女在世界各地,能聚在一起不容易,没有谈对象的抓紧留个微信……”一句玩笑,把全车人逗乐了。
“孩子入住可以休息了,我们家长也放心了,可他们却有家不能回,还要继续奔波……”一封署名王燕彬的感谢信寄到了专班,她说一定要好好感谢市公安局民警庄苑和其他昆山专班工作人员。这是一名刚满18岁留德学生的家长,她说,虽没有看到几名工作人员的脸,但他们身穿白色防护服的身影、温暖的话语,永远留在她和家人的心底。
一道道熠熠之光
是火线中淬炼的青春
生于1996年的赵雅洁去年刚参加工作,是我市国际交流中心的一名日语翻译,也是驻点工作人员中年龄最小的一个。(下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