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4月02日
第07版:金色田野

徐先忠:敢于探索的种粮人

徐先忠在田间查看麦子长势。

“抓紧时间,把这些营养土配好,育秧前的准备不能拖。”近日,在丹阳市珥陵镇新庄村,超群家庭农场的负责人徐先忠正组织工人进行育秧营养土的制作,为农场夏粮种植的秧苗培育做准备,这些忙碌,在他的心里已是“熟门熟路”。

徐先忠与种粮的故事,得从2009年说起。那一年,看到种粮效益好,他“大胆”的在新庄村承包了200亩地,进行两季稻麦的种植。天帮忙人努力,一年下来亩均500元的收益,让他心里乐开了花,也坚定了干农业的信心。

虽然勤劳致富,努力就有回报。但大田种植,是一个看天吃饭的行当,有时候,打击就来得十分突然。2017年,由于小麦赤霉病“大流行”,徐先忠的麦田也未能幸免,小麦几乎绝收,亏了很多。“幸好当年的水稻产量还行,弥补了一些收益,总算把成本补了回来,不至于忙了一年,还得倒贴。”

吃一堑长一智。第二年,徐先忠就开始探索订单种植,以期降低风险。“通过与两家大米加工厂签订单,我把自家700多亩的稻田全部种上了优质的‘南粳5055’水稻,剩下的田种了一些‘苏香米100’。”徐先忠告诉记者,南粳5055的订单价格为每斤1.48元,苏香米的收购价格为每斤1.5元。“到了成熟的时候,米厂就有大货车来拉走了大部分稻子,总算初步解决了销路难题。”

除了订单农业,徐先忠还把“增收”的思路拓展到了农机服务之中。为了壮大“农机”队伍,他先后购置了大中型拖拉机4台,烘干机4台,插秧机4台,自走式植保机2台和无人机2台,打造出了集粮食种植收割、植保、烘干为一体的全程机械化种植和服务模式,在解决了合作社“自用”的同时,还能服务周边农户,增加收益。

农机是生产的“辅助”,作为种粮大户,徐先忠又将目光转回到了农田之中。“南粳5055大米虽然价格还行,但产量不高。如何提高种粮的效益,还得在这上面下功夫。”在一次丹阳市举办的水稻新品种推介会上,徐先忠接触到了南粳3908这一新品种。据了解,作为南粳系列品种,其在保证了优秀口感的基础上大幅增加了产量,这一点成为徐先忠最青睐的地方。“南粳5055的亩均产量为1200斤,而南粳3908的亩均产量能突破1400斤。2019年,我承包的1200亩地除了种植650亩的‘镇糯19’和150亩的‘苏香粳100’外,剩下的田块全部种上了南粳3908。”

勇敢的选择没有让徐先忠失望,虽然2019年水稻价格“跳水”,南粳3908的销售价格每斤只有1.18元,但得益于其高产的优势,亩均收益也比南粳5055高出了90元左右。

今年,徐先忠种了950亩的小麦,长势还不错,有些田块已抽穗扬花,进入到防治赤霉病的关键阶段。“我准备等天一好,就组织人手进行防治,只要防治得好,小麦质量还是有保障的。”除了关心田里的麦子,徐先忠又开始为两个月后的水稻“打算”起来,他希望能够继续采取订单种植的方式,打开销路,降低种植风险,在这个粮价下跌的“风口”,继续坚持下去。

本报记者 周迎

本报通讯员 滕士安 陈才兴

2020-04-02 2 2 镇江日报 content_71231.html 1 3 徐先忠:敢于探索的种粮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