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科学防治、精准施策、分区分级防控疫情,坚决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从3月1日起,我市全面使用“镇江健康码”,该码在疫情防控期间作为广大民众日常出行的重要凭证,同时也是作为防疫人员查验的主要依据。“镇江健康码”自上线以来,一直是市民关注的热点,5天下来效果如何,请看这份报告单。
关键词:“161万”
截至3月5日20时,全市已有161.3万人成功申领健康码,占到全市常住人口的50.4%。5天时间,一半以上的常住人口已经开始使用“镇江健康码”。“市民的支持、理解和包容,超出了我们的预期”市疫情防疫指挥部办公室一名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了推行“镇江健康码”的背景和困难,“为了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根据国家和省统一部署,取消了城市出入口交通查验点,但随之带来“外防输入”压力骤升,原本通过“入镇码”可以实时掌握外来人员的去向和健康状况等,没有了这道“关口”,很难及时掌握外来人员情况,特别是企业复工复产、生活持续有序恢复,人员流动性加大,疫情输入性风险上升,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推出了健康码”。5天161万人申报,看似很顺利的背后,也有不少“辛酸”。“镇江已经连续20多天没有确诊病例,搞这个没有必要,增加了负担”,有的市民开始并不理解;试运行的几天,由于调用上级数据库得不到及时响应、服务器性能等问题,市民“吐槽”不断。对此市大数据局工作人员和腾讯工作团队加班加点进行完善,“一个成熟的小程序一般2-3个月开发时间,需要进行充分的测试,但是为与疫情赛跑,平台超常规紧急上线,边运行边完善”,随着时间的推移,平台不断完善升级,绝大多数市民表示了理解和支持。
关键词:“1000万”
5天时间市民亮码出行近1000万人次。“你好,为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请出示健康码,测量体温后再进入。”在万科便民邻里中心,超市工作人员符西彤在超市门口处,要求进入超市的市民先出示健康码。很多排队的市民自觉拿出手机,展示健康码并配合测量体温,随后进入超市。“现在大部分市民都会积极配合我们的工作,持码进入超市。”符西彤告诉记者,没有申领健康码的市民,按照规定是不允许进入超市的,超市门前有一块展板,市民可以扫描小程序进行申领,如果不会操作,他们会帮助进行申领。下午5点多,在冠城国际小区门口,回家的市民进入小区时,大家都主动掏出手机展示自己的健康码。(下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