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3月05日
第07版:金色田野

陶爱华:坚守初心的农田“守望者”

陶爱华正在田间除草。

这几天,新陶家庭农场负责人陶爱华有些“忙”,虽然今年他流转的农田有70%进行了轮作休耕,但还有近200亩的田块种上了小麦。田里的杂草需要及时化除,生长期提前的小麦也急需拔节肥的“帮助”。他和妻子两人配合,加班加点的在田间作业,为小麦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村里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并未放松,但村干部对我们这些大户的春耕生产十分支持,提供了很多便利,好让我能及时将田管做到位。”陶爱华说,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春耕不放松,夏粮才有好收成。

陶爱华是安徽人,选择到扬中流转土地当种粮大户,还得从1993年说起。那年,17岁的他刚刚初中毕业,还在安徽邙山老家找寻出路。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报纸上看到一则消息:“扬中县实行两田分离,把农民的口粮田和责任田分开,口粮田农民自留,责任田可以流转。”看到机会的陶爱华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毅然背井离乡,来到当时的三茅镇,承包了70亩土地。

“那时候农业机械远没有现在发达,干农活只能雇当地农民,所以不敢把面积弄得太大,怕出问题。”陶爱华回忆道,后来扬中拆县建市,三茅镇变成了“市区”,附近的农田被征用,他只好另觅他地,来到了新坝镇的新宁村,流转了300亩地,再次在农田里“施展拳脚”。

时间如白驹过隙。从2005年至2016年,由于土地租金、人员工资和生产资料的开支一直都很低,种粮效益可观,让陶爱华十分有信心。“不夸张地说,这10年里种粮的收益在50%以上,单就水稻一季,一亩地就能赚500多元,如果算上麦子一季的话,一年下来亩均效益超过700元。”陶爱华说,除了2015年小麦严重的赤霉病,导致每亩地亏损了200多元,其他时候都不错。“我算了笔账,刨去各项开支,种粮一年的收益超过30万元,天帮忙,人努力,日子过得很舒坦。”

2017年开始,随着国家对水稻收购保护价格的逐年下调以及农药化肥、人员工资的不断上涨,靠卖粮就能“丰衣足食”的日子受到了越来越严苛的“考验”。为了扭转卖粮颓势,让农场维持正常运转,陶爱华动起了求变的念头。

2019年夏天,已有610亩种植面积的新陶家庭农场与丹阳市一家大米加工厂合作,在300亩农田里种下了优质食味米“南粳46”。“收割季节,我按照每斤1.46元的价格,把晒干后的稻子卖给了加工厂,价格比外面的售价每斤高出了近1毛钱,还省下了烘干费。”陶爱华说,除了这300亩的订单种植之外,他还种植了120亩的新品种“沪软1212”。“这是2018年拿过全国金奖的品种,消费者十分认可,在老客户的帮助下,每斤5元的销售价格卖得还不错。”

在种粮收益下行压力加大的风口,是继续坚守还是选择转行,陶爱华给出的答案是“坚守”。“虽然2019年的纯收入只有过去的一半,但仍在可接受的范围内,我对农场的未来依旧保持着乐观的心态。同时,希望市场能给予种粮户一些‘友善’,让种粮人守着心里的初心,继续在农田里奋斗,打造属于我们自己的幸福生活。”

本报记者 周迎

本报通讯员 滕士安 陈劲旭

2020-03-05 2 2 镇江日报 content_66960.html 1 3 陶爱华:坚守初心的农田“守望者”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