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5点40分,丹徒区宝堰镇南宫村党总支书记张映金就醒来了,虽然前一阵子定好的闹钟已经取消,但紧绷的神经还未完全“抚平”,生物钟又准时将他唤醒。
准时的生物钟,是从正月初一时出现的。“年前我就关注到了新冠肺炎疫情的报道,当时就通知了其他村干部做好今年春节无休的准备。”正月初一,张映金就召集村干部和党员开会,并拿出了详细的防控方案,要求大家快速行动,第一时间做好防控工作。“设卡,拉横幅,发宣传单,上门做工作。短短两天,这些基础工作已经全部到位。也是从那一天开始,我每天早上的闹钟定在5点40分。”
从正月初二开始,张映金每天6点半出门,晚上10点半之后回家,步数超过2万。走路多,是因为村里7个卡口,他每天都要走好几遍。
农村防控的关键,在于阻。在各村的卡口处,村干部、党员志愿者无论寒风雨雪,都坚守不退。对大家的辛苦,张映金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天这么冷,一天到晚都在寒风里守着,身体容易着凉。”张映金很快租来了3个集装箱作为临时休憩所,让坚守的“卫士”能缓一缓;为了保障一线人员的安全,他多方联系,组织口罩、消毒液等防控物资,确保值勤人员安全。
村干部和村民心连心、手牵手,在疫情的冲击里,筑起了一道坚固城墙。村民都说,南宫村的防控工作能够快速到位,一方面是村干部身先士卒,以身作则;另一方面,也归功于这些年村风民风的彻底转变,村民对村里的决定快速响应,积极报名争做志愿者。即便有一些不理解,但只要张映金出面,都能顺利、快速解决。
在村民心中有分量,村书记的话才管用。“我在村里做书记时间长了,大家对我信服首先是脸熟,其次是因为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村庄变化。”张映金翻开了一个日记本,上面记录着村里这些年的变化,高标准农田项目已完成大部分,道路硬化完成10余公里、拓宽改造道路约3公里、路边绿化带基本完成,农桥翻建7座、底涵17座、引水渠2座,村民出行灌溉更加方便,6个自然村污水处理管网基本完成;全体70周岁村民进行免费体检、办理老年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今年协调解决20多起村民纠纷,彻底消除安全隐患……
一排排文字,也是一张张成绩单。如今,村干部真心实意为民办事的印象,已深深刻在了每一位村民的心里。
2月18日,随着各村的卡口陆续取消,张映金的工作重心又快速转移到帮助企业复工复产上来。“其实,早在几天前,我就开始跑各个企业了,帮助他们部署防控。”张映金笑着说,他现在一进企业大门,就熟门熟路地查看人员体温检测登记表,随后就是去车间看看人员是否集聚,是否戴口罩,食堂有没有消毒……“当然,最重要的就是询问企业在复工复产中遇到什么问题,想方设法帮他们解决困难。”
疫情防控还未结束,恢复生产也迫在眉睫。张映金依旧每天保持着高频率的步伐,为村庄的发展奔走并乐此不疲。
本报记者 周迎 本报通讯员 李国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