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11日上午,市政协八届四次会议举行联组讨论会,分别以“补短板、强弱项,决胜全面小康”“固根基、扬优势,推进社会治理”“重内涵、显特色,建设精美镇江”为主题,协商议政、精准发力。
市领导李国忠、裔玉乾、许文、胡宗元、徐平、朱开宝、朱云峰、卢道富、张红娣、陈林海,市政协老领导郭礼荣、宋余庆、卢章平、赵腊根、赵庆荣、宋敬伟,市政协秘书长何培树分别出席了联组讨论会。
在“补短板、强弱项,决胜全面小康”讨论会上,李传德、孙云、陶靠军、庄晋财、步建坤、刘彤、苏红、李骁淳等8位政协委员先后发言。近年来,全市发展中面临不少突出矛盾和问题,高质量发展的一些指标落后于苏南甚至全省平均水平,产业结构不优、竞争力不强、防范化解风险压力较大,尤其是对照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指标体系,我市虽然实现了总体达标,但仍有一些指标存在差距和不足,亟须高度重视,积极应对,切实加以解决。委员们针对我市发展中的短板、弱项,提出了自己的真知灼见:高质量发展特色农业,全方位助力乡村振兴;克服短板,打通瓶颈,让工商资本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防止千篇一律、反对一蹴而就,落实“三坚持三提升”,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快发展以创新为引领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以新兴产业集聚带动产业结构优化;抢抓战略机遇,全力集聚创新要素,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助推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积蓄新动能;坚持一手抓新兴产业培育发展,一手抓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实施“互联网+”战略,鼓励联合重组,以技术改造和创新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聚合招商资源,创新招商方式,调整招商思路,推进精准招商;深入推进医养结合,打造健康养老新模式。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是重大国家战略,也是一项重大的“民心工程”,关系经济社会发展稳定,关系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如何着力推进健全社会治理体制机制、化解社会矛盾和问题、加强社会治安体系建设、推动社会治理重心下移等重点工作,努力实现法治、德治、自治的良性互动,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共建、人人共享的有效的社会治理局面,不断增强全市人民的满意度和获得感。政协委员祝中昊、高建新、陈声秦、李军、梁新歌、王坤、吴建强、倪晓伟等8人,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精心梳理,他们认为:借鉴美国、英国和日本等国家在探索韧性城市规划和建设方面的经验,构建公共安全韧性城市,降低公共安全风险;抓好普法宣传培训关键点,着力构建公共法律服务点,重新定位政府工作着力点,全面消除社会治安风险点,探索镇江社会治理法治化新路径;加强基层社会治理的有效供给,不断提升服务效能;发挥人民政协在社会治理中的更大作用,(下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