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1月02日
第07版:金色田野

家园美家庭农场:

幸福家园美如画

周 迎 摄

“这是我茶园里结的碧根果,2019年才开始少量挂果,过两年就能丰产!”近日,在位于丹徒区高资街道的水台村,家园美家庭农场的负责人蔡宝林惊喜地发现,2017年在茶园里种下的碧根果结果了,这意味着茶园的“多元发展”初见成效,让他十分高兴。

说起自己与茶园的故事之前,蔡宝林更愿意谈谈他与“电”的关系。40岁之前,蔡宝林一直在外从事电子警察的安装工作。“我以前是学电子的,20多岁干到40岁,都习惯了。”

人生的际遇,或许并不随着个人的习惯而停下脚步。2009年,在丹徒区发展万亩茶园的吸引下,蔡宝林回乡承包了76亩山地,种起了茶树。“那时候,我茶树品种也不会挑,就种了三个品种,乌牛早、龙井43和一种老茶树品种无锡大豪;管理上也不会,几乎是两眼一抹黑地摸索前进。”

半路出家,就敢发展这么大的茶园,不得不说,蔡宝林有着一种胆识,抑或者是一股“狠劲”。不会管理,就看着邻居茶园里学,别人做什么,他就做什么;不会做茶,就花钱去茶研所学习,这期间他不但学到了制茶技艺,还学会了很多实用的茶园管理技术和经营方法。“从门外汉走到门内,自己首先不能怕,得有信心,才能把事做成。”

蔡宝林的茶园地处北坡,这里的独特“小气候”,催出了比周围茶园都早的“早”茶。而就是这个“早”,让后来他注册成立的家园美家庭农场真正成了美丽家园。

2013年3月的一天,正在自家机器上炒制干茶的蔡宝林迎来了种茶以来的第一个“想不到”。那天来了一位上海客商,点名要他锅里的4公斤干茶,付了6000元款。“这让我没想到,从锅里刚出来的毛茶都能卖到这么贵,这让我十分激动,也对自己当初回家创业的选择更加坚定。”

从做“早”茶,到只做“早”茶,高额的利润和错峰的销售时间差,让蔡宝林深知“早”就是利。“从2014年到2017年,我的茶园里只做清明前的扁茶,也就是用单芽和一芽一叶做出的茶,一直是老客户稳定购买,价格最高时卖到每斤1200元,最低时也有近900元,2018年,由于茶园产量增加,做了少部分的中低档茶,年销售收入达到了近80万元。”

销售收入节节高,但蔡宝林却并未停下脚步。“其实,自从2015年注册农场开始,我就每年都算账。近年来,随着土地租金、人工工资、设备添置等成本的增加。茶园的亩均成本已从当初的550元涨到了2018年的1100元左右。而按照亩均20斤干茶计算,销售利润却没跟着销售额一起‘爬坡’。”蔡宝林说,困而求变,不然早晚要被淘汰。“所以,我尝试了在茶园里套种碧根果,想从这方面来给茶园的未来上一份保险。”

家园很美丽,守护要珍惜。自回乡至今已逾10个年头,蔡宝林也迈入了知天命的年纪,但对未来的路,他心里无比清晰,那就是守着这片农场,让这片幸福家园成长得更美丽。

本报记者 周迎

本报通讯员 滕士安

2020-01-02 家园美家庭农场: 2 2 镇江日报 content_59755.html 1 3 幸福家园美如画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