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23日
第03版:要闻

金色丰收背后的稻之“道”

——记市农科院镇稻新品种选育与推广应用团队

镇稻新品种选育与推广应用团队是我市唯一水稻育种专业团队,已在该领域深耕60载。一代又一代接力,团队始终以选育“优质高产多抗”水稻品种为己任,大力开展科技攻关,用品种创新支撑镇江粮食产业的发展。近日,记者来到田间地头,走近这支荣获2019年市创新争先成绩突出的科技团队,听他们讲述稻之“道”。

科技引领,品种创新促发展

市农科院水稻育种团队源于1958年,历经4代人。为了适应种业新形势,从2010年开始,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开拓创新,逐步形成了现在的“镇稻新品种选育与推广应用团队”,目前团队成员共8人。

采访时,团队的专家们都穿着长筒雨靴在各自的“责任田”里忙碌着:有的在记录数据,有的在割稻取样……团队负责人、市农科院粮油作物研究室主任龚红兵介绍,团队旨在立足我市、面向全省,服务于黄淮海及南方稻区稻作生产,为广大农民提供优良镇稻系列新品种及其配套栽培技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近5年来,我们先后承担国家、省、市各类科研项目20多项,育成并审定了镇稻18号、镇糯19号、镇糯20号、镇稻21号等镇稻系列水稻新品种10个,其中5个水稻新品种已实现经营权转让,直接转让收益超过2000万元。”说起一项项成绩,龚红兵如数家珍,他介绍,镇稻系列新品种在江苏、安徽等省推广面积已超过2000万亩,创造社会经济效益10多亿元。近年来,团队先后荣获农业部中华农业科技二等奖、镇江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各1项,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3件、品种权14项,制定省级地方标准10项,发表研究论文25篇。

针对外来软米品种“常吃腻味,久放易陈”等问题,团队通过应用分子标记技术、基因编辑技术等新技术、新方法,积极开展集成创新,先后培育出镇稻656、镇稻448、镇稻9077等中低直链淀粉粳稻新品种,既解决了软米品种存在的突出问题,又提早了生育期,有利于实现稻麦周年丰产丰收。

无私奉献,汗水浇灌稻花香

皮肤黝黑、浑身散发着浓浓泥土味的团队“掌门人”龚红兵,是位大名鼎鼎的水稻育种专家——省“333工程”和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培养对象、市“169工程”学术技术带头人……此外,团队成员中还有省“333工程”培养对象4名、省六大人才高峰培养对象1名,市“169工程”学术技术带头人1人、科技骨干3人。

科研是寂寞又辛苦的。团队每位成员几乎没有休息日:“5+2、白+黑”,天亮就要赶往基地,天黑了才回到办公室。杜灿灿是团队里最年轻的一员,毕业于扬州大学农学院硕士的她今年30岁,孩子刚两岁,一家三口却分居三地,“一年四季完全歇不下来,我爱人在南京读书,只能把孩子送去徐州老家。”眼眶有些湿润的这位年轻妈妈,已经很久没有抱一抱自己的孩子了。

农科院的农业科技创新基地拥有300多亩农田,院里12个人负责这么大面积的土地,工作量可想而知,“我自己负责的区域里,走一圈的话需要四五天时间。”杜灿灿说,农作物不会休息,他们当然也不能歇!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团队成员为保证早上7点能赶到基地,不少人将孩子送到学校的时候往往校门还没开,只能托付给传达室。

秋去冬来,团队部分水稻育种人会像候鸟一样往南迁徙,追着太阳、赶着时间,在祖国最南端的海南岛一住就是半年,辛勤耕耘;留守者则一头扎进实验室,用最新的科技手段加速水稻育种进程。

60年不忘初心、60年披风沥雨,一代又一代镇稻育种人奋战在科研第一线,形成了“勇于创新、不断超越、百折不挠、永不懈怠”团队精神,为水稻事业奉献着青春汗水。

本报记者 胡冰心

2019-12-23 ——记市农科院镇稻新品种选育与推广应用团队 2 2 镇江日报 content_58528.html 1 3 金色丰收背后的稻之“道”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