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惠军明
冬日里的田野和乡村有点萧瑟,失去了往日里的色彩。这时节,故乡村庄里家家户户院落里都堆满了晒干的稻草,它们是农人们生火做饭的燃料。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乡村人依旧被贫穷笼罩着,即使是清闲冬日,人们也在寻思着挣钱的门路。不知谁家带来信息,那些生火做饭的稻草可以加工成草帘子,可以变废为宝,卖钱增加收入。据说当时城市工地大搞建设,需要收购很多稻草帘来保护新建的墙壁、新铺的路面。消息不胫而走,村民们纷纷仿效学习,于是整个村子掀起了人工编织草帘的热潮。
村民们将编织草帘叫作“打草帘”,自家的院子便是“打草帘”的阵地。制作草帘前首先要做好准备工作,除了整理好的稻草,还需要一些大铁钉和大量塑料绳。选好场地,按照草帘的订制长度,上下对称在地上分别砸入七八个大铁钉,大铁钉之间的间距大约有半尺左右。将长长的塑料绳顺着大铁钉顺时针或者逆时针围绕,上下对齐绷直,紧贴地面,七八条“纵线”便呈现在人们的面前。然后在上方铁钉上再各绑一条塑料绳,作为“活线”,准备工作便算完成了。
“打草帘”开始时,村民需蹲下或半跪着,两手配合完成制作。人们一手各抓一把齐整的稻草,头对头相互叠压在纵的塑料绳上,然后拽动活线让其与纵线缠绕,用力拉动活线,松散的稻草便被绳线结实固定捆绑在一起。抓稻草,绳线缠绕,一次、十次、百次,这样的动作要不断重复,直至编织完成。当稻草编织到下方铁钉处时,结上死扣,用剪刀剪断多余的塑料绳,稻草帘便算制作完毕。
手工“打草帘”程序并不复杂,但它是个功夫活儿,很费时费力。编织一面稻草帘大约需要半小时左右,大家往往连续制作七八个才会休息。长时间的弯腰伏背劳作,往往让人腰酸背痛;而且稻草的摩擦和塑料绳的拉拽,对手的损害极为严重,常见青肿开裂,冬日打草帘的乡苦不堪言。
打草帘也是个细致活儿。当时草帘收购方要求较高,制作的成品要求上下齐整,毛毛剌剌拒收。“打草帘”要慢慢整理稻草,仔细地捆绑线绳,注意观察上下对称,戒除心浮气躁、急功近利。“打草帘”的主力是村里的妇女们,她们的吃苦耐劳和细心智慧值得称赞。男人们参与“打草帘”的相对较少,一是因为不屑,二是没有妇女们那种耐心。
其实打草帘真赚不了多少钱,一个草帘才卖四五毛,而且买家高傲苛刻。由于供大于求,没有人来村里收购,村民们只得四处寻找买家。后来村里诞生了“中间人”,有偿帮忙联系介绍买家,条件是卖掉一个草帘送给他一两米。每家每户编织的草帘都堆积如小山,为尽快卖掉,村民们纷纷与中间人合作。找到买家,还要主动给人家送货。一辆人力架子车,捆绑好上百个草帘,看着心悬,人们使出蛮力,步履蹒跚一步步走向远方。
“打草帘”是故乡人在国家经济搞活后地努力尝试赚钱,它记录着农人的艰辛,见证着乡村的缓慢改变,镌刻着时代的烙印。时光荏苒,昔日人工“打草帘”的岁月一去不返,但它却永远在乡民记忆的长河里缓缓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