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得绿色建筑设计标识,实际运行不了了之;开发商宣称绿色建筑,业主却没有多少体验……针对现行绿色建筑推广中存在的重技术轻感受、重设计轻运营的问题,住建部修订发布了新版国家《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自2019年8月1日起正式实施。12日下午,市住建局邀请住建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梁浩、李宏军两位专家,为我市住建系统相关部门负责人等近200人解读、宣贯绿色建筑新国标和绿色建筑发展趋势。
记者从培训会上了解到,修订后的新《标准》颇具亮点:重构评价指标体系,将原来的“节地、节能、节水、节材、室内环境、施工管理、运营管理”七大指标体系,更新为“安全耐久、健康舒适、生活便利、资源节约、环境宜居”五大指标体系,从百姓视角来设计,以增进建筑使用者对于绿色建筑的体验感和获得感;重新设定评价阶段,不再区分设计评价和运行评价,将绿色建筑评价的节点设定在建筑工程竣工后,引导绿色技术的实施落地;增加绿色建筑基本级,在原来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3个等级的基础上,将绿色建筑等级变为基本级、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全面推广绿色建筑;扩展内涵和技术要求,增加建筑工业化、海绵城市、垃圾资源化利用、健康宜居、建筑信息模型等相关技术要求,拓展绿色建筑的内涵;提升建筑性能,体现安全、健康、适老等性能要求,例如建筑阳台、楼梯、落地窗等设置防坠落措施,适老、适幼技术措施,无障碍设施,室外交流空间、健身条件,宜居的室外环境,室内空气品质提升、水质要求等,推进绿色建筑高质量发展。
“新国标”还对绿色住宅交付验房提出明确要求:验房时提交《住宅质量保证书》等,对绿色住宅的绿色性能和全装修进行查验,《住宅质量保证书》内容应增加绿色建筑的星级。
“过去评价绿色建筑只关心过程,现在更关注百姓可感知可体验。”梁浩博士表示,新国标增加了“生活便利”指标,如果一幢楼离医院、学校很近,天生就具有绿色建筑的基因。别墅类建筑也不参与绿色建筑评价,“特别贵的绿色建筑不能称绿色建筑”,动则几百万的房子,说省了几万元的电费、水费,并没有实际意义。
记者了解到,我市省级绿色建筑示范城市3年创建期间,全市新增绿色建筑示范项目面积545万平方米,全面完成32项节约型城乡建设中的13项指标,超额完成19项指标,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得到了极大提升,城乡生态布局更趋科学、民生福祉得到改善、建筑产业转型初见成效。 方良龙 李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