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09日
第03版:要闻

在世界唱响“中国医学”的声音

——记市创新争先成绩突出科技人物李遇梅

“科研是一件很‘纯粹’的事,只有时间下得足够了,才有可能得到你想得到的结果。”这是江苏大学附属医院副院长、博导、皮肤性病学专家李遇梅对自己多年来科研之路的总结。十多年来,李遇梅在我市医学科研战线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佳绩:迄今共发表论文近50篇,其中SCI论文20篇;申请发明专利5项,国际专利1项;承担(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项,省、市级课题10余项;2017年获省妇幼新技术引进奖二等奖。

“寻找”兴趣所在

出生于1967年的李遇梅来自内蒙古,曾先后在包头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等当地医院供职。她讲述,自己真正开始接触科研,是从2000年考入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攻读硕博开始的。

“学校对我们要求很高,所有学临床的都要搞科研。”李遇梅说。2005年,博士毕业的李遇梅进入江苏大学附属医院。她最初的研究方向是红斑狼疮,可来到镇江后发现,红斑狼疮患者并不多,这给她的后期研究带来了制约。与此同时,李遇梅在临床上发现,很多白癜风患者因治疗效果不理想,十分痛苦。深受触动的李遇梅很快就将自己的研究方向从“红斑狼疮”转向了“白癜风”。

李遇梅说,2002年的诺贝尔奖中有一项研究成果是关于“干细胞的转分化”,这给了她很大的启发,开始聚焦于患者诱导多能干细胞的构建、分化及转化研究,并致力于将其运用在白癜风的治疗上。

目前,李遇梅团队的白癜风研究成果已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成果被多次邀请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做口头发言,相关论文也在2019年4月发表在了自然科学领域顶级学术刊物Cell系列杂志《Cell Reports》上。

李遇梅告诉团队内的年轻成员们:“兴趣是需要培养的。有的人很幸运,一开始工作就能找到兴趣点,但是大部分人要在工作中挖掘到让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东西。”

“瞄准”未来方向

李遇梅认为,干细胞与再生医学是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领域的新兴学科,极具临床应用前景,有望解决人类面临的重大医学难题,引发新一轮医学革命。

“比如肾脏、肝脏移植手术,如果不用供体,我们能否在体外再生一个器官?”李遇梅相信,以药物和手术治疗为基本支柱的经典医学治疗手段,已不能满足临床医学的巨大需求,未来30年,医学诊疗模式将逐渐发展为以个体化医疗、再生医学和干细胞技术为代表。

为了融入这个全球科技创新的大潮中去,2014年,李遇梅领导并建立了江苏大学再生医学研究院,与南京大学及日本筑波大学医学院、横滨市立大学医学院等多所国内外知名大学保持着长期密切的合作关系。

目前,江大再生医学研究院的研究方向包括白癜风患者诱导多能干细胞由来的黑素细胞的移植应用、直接重编程系统和类器官构建在再生治疗中的应用等,近5年内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省社会发展面上项目1项、省自然基金(青年基金)1项及其他课题共计9项,总经费超过400万元。5年间,研究院共培养博士研究生3名,硕士研究生14名。

本报记者 王 露

2019-12-09 ——记市创新争先成绩突出科技人物李遇梅 2 2 镇江日报 content_56543.html 1 3 在世界唱响“中国医学”的声音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