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26日
第07版:聚焦·双拥

英雄城盛开双拥花

——镇江市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八连冠”纪实

镇江,镇守长江。

位于长江与大运河“十字交汇处”的镇江市,历来是兵家必争的军事要塞,也是一座历经战斗烽火淬炼的英雄城市:鸦片战争时期军民反抗英军入侵,抗日战争时期陈毅建立茅山抗日根据地,解放战争时期颜红英“我送亲人过大江”……这座英雄城市流传着许多军民一心的动人事迹。

镇江,在江苏省地级市中面积最小、人口最少,驻军却位居第四位,平均每一百人保障一名驻军。改革开放以来,这座历经沧桑的江南名城已连续7次被命名为“全国双拥模范城”,所有各市区连续两届实现省级双拥模范城(区)“满堂红”。

而今迈步从头越。进入新时代,全市军民围绕强国强军目标,正以一系列创新实践,大踏步向着“八连冠”目标奋力冲刺。

国防文化建设注入正能量

2018年,丹徒区决定用烈士名字命名境内8座桥梁,在桥头为烈士立像,雕像下方镌刻烈士生平事迹,并组织学生和志愿者不定期去清扫维护,看望安抚烈士父母。消息传来,许多市民心头一热:为国为民作出奉献的人,应该被铭记。

这是该市加强国防文化教育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镇江先后建成12个国防主题公园、15条双拥街、173个拥军工作站。每一处都结合本地历史和地理实际,进行差异化打造,双拥氛围浓郁,国防气息浓厚。

丹徒新城有一条2.5公里长的双拥街,沿途设置了47杆双拥宣传道旗;扬中市油坊镇振兴村退役军人张贤春开办了“国防文化家庭档案馆”,陈列2000多件“军品”,已接待4000余人参观;该市创办了全国地级市中唯一的双拥杂志《心连心》,架起了军地联系的新桥梁。

在镇江,国防文化活动无淡季、无死角,2016年来军地携手组织了120余场。2018年,在驻镇某部营区举办的“一封家书”军营分享会,新华社APP同步直播,官兵家人从四面八方同步收看,将该市的军民鱼水深情传遍了祖国大地。

一批文化“创客”结合该市的红色资源优势,打造出具有镇江印记的国防文化精品。大型音乐剧《九九艳阳天》、电影《军号密码》、儿童剧《少年英雄》、广播剧《我是一个兵》、电视连续剧《热血军歌》、纪实文学《冲天》《炮打紫石英号》和长篇历史小说《京江祭》等红色作品令人心潮澎湃。

镇江各高速公路出口处、市区主干道都设置了大型永久性双拥宣传牌,各车站、码头、医院、公园等主要窗口服务单位都设置了军人优先标识、军人服务公约……双拥文化已融入城市的每一寸肌理,汇聚起了爱国拥军的强大合力。

服务部队备战打仗无条件

2017年6月,第72集团军某旅移防到镇江,镇江市双拥办立即组织市人社、交通、教育、公安、司法等多个单位领导到部队现场办公,对部队移防后遇到的矛盾问题“现场协调、就地解决”,让官兵备受感动。

部队有所需,地方有所应。镇江始终把服务部队备战打仗作为地方党委政府的神圣职责,不计代价,不讲条件,全力支持。

从1993年起,镇江每年用签订责任书形式推动军地互办20件实事,已连续坚持26年,累计办成520件,为驻军多个单位建设了训练场、文化活动中心、蔬菜大棚和果木基地等,极大地改善了部队官兵训练和生活条件。2016年来,镇江每年都提供保障性住房给驻镇官兵,房价仅为市场价的三分之一,受到了官兵热烈欢迎。

镇江积极为部队解决演训场地、野营拉练、比武竞赛、交通运输、后勤保障中的难题,先后保障了一系列重大军事活动的圆满完成。因为地方加大水环境保护力度,驻镇某部水上训练遭遇困难,镇江立即为部队另外选择一处水库作为训练场所,并帮助兴建了必要的训练设施。驻镇某部外出野训,镇江大学城主动提供尚未启用的校舍楼,为部队提供后勤保障。镇江市军供站每年都高质量完成军供任务,连续五次被评为“全国先进军供站”。

“兵之胜在于纂卒”。2016年以来,镇江为部队输送新兵3600多人,大学生新兵所占比例达82.5%,位居全省前列。连续64年出兵不间断的扬中市万福村,更是传为佳话。镇江市还发挥地方教育资源优势,协调江苏大学和江苏科技大学为部队培养了1400多名俄语、英语、网络技术、雷达专业知识、自动化控制等方面的急需人才,协调镇江市职业技术学院帮助800多名现役士兵取得国家级或省级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许多官兵赞叹:“驻地政府替我们想得真周到!”

浓厚崇军拥军氛围暖人心

2019年9月19日下午,扬中市委、市政府和市人武部举行隆重的退役军人返乡欢迎会,迎接80名刚刚退役的老兵。老兵们领到了一份《行业拥军服务手册》,今后可以凭退役证在《手册》上的数十家单位和商家享受消费优惠。

“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是一种整体氛围。镇江专门出台文件,加大对民营企业、社会团体、基金会、社会服务机构等社会组织的扶持,营造了党政领导、社会支持、全民参与的社会化拥军氛围。

镇江市命名了43个双拥模范镇(街道)、35个双拥模范村(社区),打造了15个双拥示范基地(点),建立了17家退役军人事务人民调解委员会、58个“老兵调解室”,组建了9个退役军人服务中心、793个退役军人服务站。全市共有1630多个社会组织参与拥军活动,有39家行业协会专门注册成立拥军协会,4000多名志愿者常年奋战在双拥第一线。今年,13家银行镇江分行又为退役军人推出“拥军优抚金融服务方案”。

广大企业积极拥军。军人出身的惠龙易通国际物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施文进,以全国2800余家连锁会员单位为载体,累计安置复转军人就业3万多人,今年7月被评为“全国模范退役军人”。民营企业家陈吕荣连续26年无偿向三军仪仗队和国旗护卫队捐赠手套100多万副,被评为“最美江苏拥军人”。扬中大全集团39年安置700多名退役军人,总裁徐翔被评为“全国双拥年度人物”。

在全社会的共同参与下,镇江的双拥工作活力迸发。

部队支持地方彰显爱民情

2018年初,镇江连续下了两场罕见大雪。但第二天一大早市民们惊讶地发现,市区主干道上积雪已被清扫,上班出行畅通无阻。原来,驻镇部队连夜出动官兵,投入扫雪除冰行动,保证了城市通路畅通、居民出行安全。

“百姓爱兵献真情,兵爱百姓守安宁。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咱子弟兵。”在镇江,干部群众对子弟兵的贡献耳熟能详。

驻镇部队累计出动官兵上万人次、车辆数百台次,助力镇江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支持铲冰除雪、抗洪抢险等重大行动。2017年11月8日,扬中市发生大面积江堤坍塌。武警官兵第一时间冲锋在前,日夜奋战,保卫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镇江军分区组织驻镇部队百名团以上干部,开展“百户扶优”工程,帮助重点优抚对象解决生活、就业、就医和子女上学等问题。陆军军事交通学院镇江校区、第72集团军某旅支持的世业镇先锋村大棚种植项目已见成效;第72集团军某旅43个连队结对帮扶43户困难户;武警镇江支队在丹徒区曙光村投资兴建的光伏发电站已产生收益。

驻镇部队还以359医院为主体,协调建制团营以上卫生所、干休所的军医,组成近百支医疗队,不定期到城乡各地巡诊。四年来,驻镇部队官兵累计义务献血100万毫升以上,为大中专院校学生军训5万人次以上,结对帮扶烈军属、五保孤寡老人1000人以上。

奔腾的长江,峻秀的山林,见证了一个又一个感人的双拥故事,铭记着一段又一段暖心的鱼水深情。在这座英雄古城,镇江军民用真心、动真情、干真事浇灌的“双拥之花”正在灿烂盛开。 本报通讯员 汪宏桥

2019-11-26 ——镇江市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八连冠”纪实 2 2 镇江日报 content_54751.html 1 3 英雄城盛开双拥花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