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你看这块地,已经平整好了,过段时间就把桃树苗栽下去,我们就能有本地品种的桃树了。”这两天,丹徒上党镇的尚山诺水果树种植家庭农场负责人卜俊正和岳父商量,在自家农场里新增一片种本地品种的桃园,以延长自家农场的销售周期,丰富农场的发展路径。就在这样的“商量”中,农场已走过了6个春秋,且越发稳健。
一块块桃林整齐分布,叶子在秋风中显得稀疏;而一颗颗高耸的水杉围着一方水塘,在秋日下波光粼粼。岸边闲走着几只白羊,小小的“牧羊犬”在一旁不时吠叫几声,远处还能看到三个钢架大棚,里面是草莓苗在静静生长。深秋的农场,别有一番自然的气息。
农场主卜俊从草莓大棚里钻了出来,鞋跟和裤脚上还沾着些泥土,笑着走了过来,与记者站在园中聊了起来。
“你看,左边的那一大片都是桃树,有30亩,占了农场的一半面积。种的都是来自阳山的品种,白凤和湖景蜜露,口感很好,从前年上市以来销售一直不错。”卜俊笑着说,这些桃树就是让他下定决心建农场的“主因”。
2013年前,卜俊和妻子都是在常州工作,一次偶然的机会认识了一位阳山的老农民。在这位老农的建议下, 他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带了几株桃树苗回家种了起来,谁知第二年就零星挂了几个果子,口感不错。卜俊有些心动,便和岳父合计,并最终决定建农场,种桃树。
在岳父的鼎力帮助下,很快这个占地60亩的尚山诺水果树种植家庭农场建了起来。卜俊找到那个老农,在他的指导下引进了白凤和湖景蜜露两个水蜜桃品种。“现在想想,当时真是胆大,桃树一般挂果需要3-4年时间,到时候口感如何,在生长过程中根本无从得知,简直是在赌。”
所幸,在老农的技术指导下,2017年开始,桃树进入挂果期,卜俊和家人尝过之后都说好,他便有了信心,每天带着自家的桃子出去推销。“那时候真辛苦,一大早起来摘桃子,白天要去推销,最忙的时候每天凌晨2点才睡觉,6点又要起床继续工作,这么一干就是2个多月。”卜俊说,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他的努力下,桃子的销售市场逐渐打开,2018年实现销售收入40万元。“我们每年都会把赚到的钱中一大部分再次投入农场,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把农场建得更加完善。”
在桃子蒸蒸日上发展之余,卜俊还和岳父一起,在农场里新增了大棚草莓和葡萄。卜俊说:“除了请专家进行技术指导外,农场里的工作我主要负责营销和发展方向的把控,而大部分在田间的操作,都是岳父在忙,我打下手。我们分工明确,最大效率将农场发展好。”
今年,卜俊在忙碌之余,对农场未来的发展有了进一步的思考,在和岳父商量后,最终决定再开辟一块地,用来种植本地的桃树品种。卜俊说:“之所以这样做,我有这样的想法,毕竟我们是镇江的农户,本地的品种或许更加适合在本地栽种。同时,我们也想加强与农业部门联系,在他们的帮助下,完善我们的桃树品种,打造早中晚全覆盖的桃园,增加销售周期。”当然,在这之外,他还有另一个想法,那就是能多学一些种植技术,尽快让自己成为一个合格、懂技术的新农民,在家乡这片土地上,种出让更多人喜爱的桃子。本报记者 周迎
本报通讯员 滕士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