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的秋收已进入中后期,在多日晴好天气的保驾护航下,今年的秋收进度有条不紊,甚至还略快于去年。虽然收割条件便利,粮食产量也和去年持平,但很多农户却难以展露笑颜。
在句容市郭庄镇,纪兵农机合作社的负责人谢纪兵有两件“烦心事”。一件是连轴转的工作时间,压得他有些喘不过气来,而另一件或许比繁重的劳动更累人,那就是水稻的销售难题。
“今年的粮价太低了,就说最好卖的南粳5055这个品种,去年的销售价格最高时能达到每斤1.45元。而今年的最高收购价格,也就只有每斤1.25元,去掉水分等因素后,农户能按照每斤1.2元拿到手,就算不错了。”谢纪兵说,“按照郭庄当地的种粮成本测算,田租在400元一亩的地块,每年的种粮成本为1100元左右。而南粳系列产量普遍在亩均600公斤左右,而粮价低于每斤1.25元的话,农户一年几乎就白忙活了。以夫妻俩种200-300亩地为例,按照这个价格销售,一年只能挣3-4万元,还要应付各种开销。我们合作社现在30台烘干机连轴转,不管水分多少,只收农户4分钱,这在全市来看都是很低的!”
南粳系列的优质食味米还有销路,但往年可以售出的杂交稻品种,今年却成了“烫手山芋”。一位丹阳的种植户表示,由于普通水稻收割早于南粳系列,按照以往惯例,现在应该销售得差不多了,但现实情况是,大部分都积压在库里,无人问津。
粮价的下滑,让很多大户不得不选择观望。业内人士透露,由于今年天气晴好,除面积较大的合作社进行收割之外,部分中等规模的农户选择将稻子留在田里。“由于近期没有雨水天气,稻子留在田间可以利用阳光和干燥的秋风去除部分水分,这样也能节省烘干费用。另一方面,田间的稻子不必占用仓储,对于没有大库房的农户来说,也能节省一点仓储费用。在低价的行情下,中等规模的农户大都在想方设法节本止损。”
如何在市场的“逆境”中博得一线生机,让种粮农户能够坚持下去成了大家关心的话题。或许订单农业等多元化的发展道路,依旧是农户们不得不正视的选择。
在句容市边城镇,种粮大户严秀林正在进行大米加工,今年他的100多亩稻田已全部收割完毕,新大米已有订单。“我一直销售大米,不直接卖稻子,这让我能够对粮价的波动有一定的抵抗力。当然,也不是一点影响没有,今年的大米销售价格普遍也要比去年下跌不少。”严秀林说,普通的南粳5055大米,今年的销售价格为每斤3-4元,比去年略低。但好在今年种植了一个新品种沪软1212,这是在2018年获得首届全国优质稻品种食味品质鉴评金奖的品种,吃过的人都说好。“这种大米我卖每斤6元,销售还不错,算是给今年的行情补上了一些差价。”
除了种好米,卖好米。订单化的种植也让部分农户享受到了稳定价格。
在句容市白兔镇,72岁的种植户许罗庚这两天正等着电话,随时准备将田里150亩的稻子收上来。收割不看天气,却等电话?原来,他这150亩的稻子都是帮常州一家种子公司繁种的。“这150亩种的都是常农粳的一个品种,怎么种,什么时候收,都听对方的。”许罗庚说,虽然选种等程序比较繁琐,但每斤1.45-1.5元的收购价格,依旧让他十分开心。
本报记者 周 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