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为让“图纸必审核、外观必统一、运行必标准、责任必落实”的“四必”要求“落地生根”,日前,丹阳开发区三桥村农村基层党建标准化进入了收官阶段。这是丹阳推进农村基层党建标准化的一个缩影。
今年8月以来,丹阳按照镇江市统一部署,以贯彻省委基层党建“五聚焦五落实”三年行动计划为抓手,开展农村基层党建标准化“大干一百天”活动,进一步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活动阵地规范统一、干部队伍坚强有力、组织生活严肃认真、为民服务便捷高效、运行管理科学有效、特色品牌亮点纷呈。
据了解,丹阳今年计划完成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标准化77个,占丹阳农村50%以上。为高标准推进这项工作,丹阳积极借鉴句容农村基层党建标准化经验,建立以“五制二十条”为核心的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标准化体系,聚焦活动阵地、干部队伍、组织生活、为民服务、运行机制出台5个制度性文件,同时配套20条具体操作标准,引导农村基层党组织担负好教育党员、管理党员、服务党员、监督党员的职责,发挥好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功能。
推进活动阵地标准化。围绕用活用好村党群综合服务中心,对农村党组织活动阵地建筑外观、功能设置、标识标牌进行规范。按照“四室一厅一栏一广场”基本功能布局,设置党员教育室、党内关爱室、组织议事室、党群工作室、为民服务大厅、党群公开栏、党建文化广场等党建活动阵地,做到外观形象统一、场所功能完备、硬件配置齐全、标识标牌规范、管理制度健全。
推进队伍建设标准化。围绕强化村干部队伍建设,探索村干部专职化管理,进一步改善村干部队伍结构、提高综合素质、激发工作热情。
推进组织生活标准化。认真落实“五事联动”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谈心谈话、评先评优等基本制度,规范组织生活的谋划、公示、执行、记实、考核等工作。
推进为民服务标准化。以规范服务事项为基础,优化村级为民服务清单,推行一次性告知、协商会办、限时办结、零障碍办理等服务制度。
推进运行机制标准化。运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建立农村基层党建年度工作清单,进一步提升党建工作的信息化、精细化、规范化水平。
注重推进特色品牌“标准化+”。围绕强化党建在乡村振兴中的引领作用,深入开展“标准化+”行动,鼓励农村党组织把党建标准化与自身特色工作相结合,把党建融入农业发展、生态建设、乡风文明、基层治理、富民增收之中,形成各具特色的党建品牌。(周宇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