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2019年08月20日
第02版:要闻

维权“老娘舅”的神奇“魔力”

(上接1版)

调解不仅需要饱满的热情,还需要“明法析理”的判断力和工作技巧。多年工作在维权一线的辛扬发总结出了“冷处理”“背靠背”“察言观色”等多个技巧,并常以一句话的“分量”,就将不法经营者的幌子击得粉碎。

今年4月,80岁的唐先生参加了一个老年保健讲座,并以5000元的价格购买了一套保健品同时获赠床垫。可是,使用产品后睡眠质量反而越来越糟,他多次找商家退货,均遭到拒绝。这一次,辛扬发并没有立即约商家调解,而是走访了多位参加讲座的老人,逐一搜集“证据”,原来所谓的保健品及保健床垫只是普通食品和床垫,而且商家并没有开展保健和医疗服务的经营资质。

调解时,辛扬发拿出早就准备好的证据,“证据当前,自己衡量”,一句话就让商家低下了头,最终接受了老人全额退款的诉求。

“三勤”练就“火眼金睛”

“消费争议只有调处公正,消费者才能满意,只有把问题说到要害处,经营者才能服气。”在辛扬发眼里,维权无小事,调解公正是第一位。

去年5月,一名消费者在我市某药店购买了两盒新特药,服用后效果不明显,反而出现异常住院治疗,认为是冒牌产品,并且找商家数次交涉无果。接诉后,辛扬发立即绷紧了神经,“药品涉及众多患者,除了给消费者造成经济损失外,还很可能影响使用者的生命安全,必须严肃对待。”因此,他果断将投诉升级为“重点案件”,连续奔波1个月,深入现场调查取证。最终经有关部门认定为假药,商家赔偿使用者8000多元,并受到了相应的处罚。

如此高效“破大案”,正是多年来辛扬发在“勤”字上磨出来的功夫。“他是出了名的‘三勤’:眼勤,注意学习积累;手勤,编写了100多篇消保工作的重要案例;腿勤,凡是难调处的案件,都深入现场走访调查。”同事眼中的“三勤”老辛其实是“拼命三郎”。

把情字融入工作,把理性注入调解,把法律放在心中。20多年的调解生涯,辛扬发一直恪守“事无大小,有诉必理;人无亲疏,有求必应”的工作准则,是消费者眼中公认的“老娘舅”。他与同事累计解答消费者咨询26万余件,受理投诉8.6万余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2600余万元。 本报记者 朱婕

本报通讯员 夏莉

2019-08-20 2 2 镇江日报 content_40639.html 1 3 维权“老娘舅”的神奇“魔力” /enpproperty-->